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管理特质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导论 | 第10-19页 |
·研究日本管理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10-13页 |
·日本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0页 |
·研究日本管理的现实要求 | 第10-11页 |
·日本文明的自身特殊性所引发的关注 | 第11-13页 |
·涉及日本管理的相关研究评述 | 第13-15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已有的跨文化管理研究模型及其对日本的阐述 | 第19-26页 |
·克拉克洪-斯乔贝克框架(1961) | 第19页 |
·爱德华·T·霍尔框架(1976) | 第19-20页 |
·霍夫斯坦特框架(1980,1991) | 第20-23页 |
·罗兰和申卡框架(1985) | 第23-24页 |
·特罗普纳框架(1993) | 第24-26页 |
·沃纳框架(1993) | 第26页 |
·新制度主义 | 第26-28页 |
·新制度主义的内涵 | 第26页 |
·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及其优势 | 第26-27页 |
·新制度主义对本文所起到的借鉴作用 | 第27-28页 |
3 日本的政治制度及其对日本管理的影响 | 第28-33页 |
·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对经济体的影响 | 第28-29页 |
·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 | 第28页 |
·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对经济体的影响 | 第28-29页 |
·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政治制度及对经济体的影响 | 第29-30页 |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制度 | 第29页 |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制度对经济体的影响 | 第29-30页 |
·日本二战后的政治制度及对经济体的影响 | 第30-31页 |
·日本二战后的政治制度 | 第30-31页 |
·日本二战后的政治制度对经济体的影响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4 日本的经济制度及其对日本管理的影响 | 第33-38页 |
·幕府统治时期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日本管理的影响 | 第33-34页 |
·幕府统治时期的基本经济概况 | 第33页 |
·幕府统治时期的经济体特征 | 第33-34页 |
·明治维新时期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日本管理的影响 | 第34-35页 |
·明治维新时期的基本经济概况 | 第34页 |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管理的特征 | 第34-35页 |
·二战后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日本管理的影响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5 日本的社会—文化制度及其对日本管理的影响 | 第38-44页 |
·日本的神道 | 第38-39页 |
·日本神道的基本内涵 | 第38页 |
·日本神道对近代日本管理的影响 | 第38-39页 |
·日本的禅宗与艺道 | 第39-40页 |
·日本禅宗的基本内涵以及与艺道的关系 | 第39-40页 |
·日本禅宗对近代日本管理的影响 | 第40页 |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 第40-41页 |
·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基本内涵 | 第40页 |
·日本武士道道精神对近代日本管理的影响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6 外来因素对日本文明和日本管理的影响 | 第44-49页 |
·儒家文明、中国文化对日本管理的影响 | 第44-46页 |
·关于中国文化对日本企业影响的共识 | 第44-45页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与创造 | 第45-46页 |
·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 | 第46-47页 |
·明治维新与日本文明的西化历程 | 第46-47页 |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文明的影响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7 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管理特质之“冰河模型” | 第49-57页 |
·“冰河模型” | 第49-52页 |
·关于文化的两个著名比喻 | 第49-50页 |
·基于文明的制度环境之“冰河模型” | 第50-52页 |
·日本文明之“冰河模型” | 第52-54页 |
·日本管理特质之“冰河模型” | 第54-57页 |
·显露在外的“积雪层”:结构性特质 | 第54-55页 |
·若隐若现的“冰冻层”:基于价值观的四大特质 | 第55-56页 |
·隐藏的“河水层”:管理哲学 | 第56页 |
·外力的强加作用和渗透作用 | 第56-57页 |
8 日本松下管理案例分析 | 第57-64页 |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基本发展情况 | 第57-60页 |
·基于“冰河模型”的松下电器公司案例分析 | 第60-62页 |
·显性的“积雪层”:结构性特质 | 第61页 |
·若隐若显性的“冰冻层”:基于价值观的特质 | 第61-62页 |
·隐性的“河水层”:松下命运共同体经营理念 | 第62页 |
·外力的强加作用和渗透作用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9 结语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结论 | 第64-65页 |
·本文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65-66页 |
注释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