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6页 |
1. 绪论 | 第16-32页 |
·叶黄素的特性和生物合成途径 | 第16-27页 |
·叶黄素的理化特性 | 第16-18页 |
·叶黄素的生理活性 | 第18-19页 |
·叶黄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9-22页 |
·叶黄素生物合成主要相关的酶及其基因 | 第22-26页 |
·叶黄素生物合成的基因工程 | 第26-27页 |
·小球藻的概述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小球藻的概述 | 第27-28页 |
·小球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利用小球藻生产叶黄素的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2. 原壳小球藻LCYE 基因的克隆 | 第32-62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2-35页 |
·培养基与试剂 | 第32-33页 |
·藻种及其培养方法 | 第33-34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4-35页 |
·方法 | 第35-49页 |
·原壳小球藻总RNA 的抽提和检测 | 第35-38页 |
·LCYE 核心片段的克隆 | 第38-42页 |
·3’-RACE 获得目的基因的3’端片段 | 第42-44页 |
·5’-RACE 获得目的基因的5’端片段 | 第44-48页 |
·LCYE 全长cDNA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60页 |
·小球藻总RNA 的纯度 | 第49-50页 |
·核心片段和RACE 扩增的结果和分析 | 第50-51页 |
·原壳小球藻的LCYE 基因全长cDNA 的确定及序列特征分析 | 第51-53页 |
·蛋白质序列多重比对和蛋白质功能位点预测 | 第53-56页 |
·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分析 | 第56-58页 |
·LCYE 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3. 不同培养方式对LCYE 基因表达水平和叶黄素产量的影响 | 第62-84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球藻叶黄素含量 | 第63-71页 |
·藻种样品培养条件 | 第63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63-64页 |
·实验条件 | 第64-6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5-71页 |
·TAQMAN 荧光定量PCR 测定小球藻LCYE 的表达量 | 第71-78页 |
·Taqman 探针设计 | 第71-72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72页 |
·方法 | 第72-74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74-78页 |
·讨论 | 第78-81页 |
·小结 | 第8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4页 |
附录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 第96页 |
已登录 GenBank 的基因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