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第三节 基本问题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结构功能主义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第五节 完善行政监察制度的价值探讨 | 第18-25页 |
一、完善行政监察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二、完善行政监察制度的现实意义 | 第20-25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行政监察的现状与特征 | 第25-42页 |
第一节 行政监察的概念 | 第25-27页 |
一、监察与行政监察 | 第25-26页 |
二、行政监察与行政监督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中国行政监察的现状 | 第27-35页 |
一、行政监察的定位 | 第28-29页 |
二、行政监察的职能 | 第29-31页 |
三、行政监察的机构与效用 | 第31-35页 |
第三节 中国行政监察的特征 | 第35-42页 |
一、横向比较特征 | 第36-39页 |
二、纵向溯源特征 | 第39-42页 |
第三章 当代中国行政监察的功能分析 | 第42-55页 |
第一节 “适应”分析: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A 功能 | 第42-45页 |
一、由外而内的顺应性 | 第44页 |
二、由内而外的改造力 | 第44-45页 |
第二节 “达鹄”分析:行政监察制度的G 功能 | 第45-47页 |
第三节 “整合”分析:行政监察制度的I 功能 | 第47-52页 |
一、配套体制 | 第47-50页 |
二、部门关系 | 第50-52页 |
第四节 “维模”分析:行政监察制度的L 功能 | 第52-55页 |
一、行政文化 | 第52-53页 |
二、人员素质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当代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结构性问题及完善建议 | 第55-73页 |
第一节 行政监察制度的结构性问题 | 第55-58页 |
一、领导体制问题 | 第55-56页 |
二、工作机制问题 | 第56-57页 |
三、行政文化问题 | 第57-58页 |
第二节 完善行政监察制度的若干对策 | 第58-73页 |
一、适应:体制调适与职权拓展 | 第59-64页 |
二、达鹄:机制完善与财务保障 | 第64-66页 |
三、整合:配套改革与协同合作 | 第66-69页 |
四、维模:文化维新与素质建设 | 第69-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