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中国应急管理中的政府—社会联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第一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一、研究的目的第9-10页
 第二节、相关概念界定第10-13页
  一、危机与公共危机第10-11页
  二、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第11-12页
  三、对“应急联动”的扩展与诠释第12-13页
 第三节、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第13-17页
 第四节、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20页
第二章 中国应急管理中政府一社会联动的必要性第20-41页
 第一节、政府一社会联动的必要性分析第20-23页
  一、应对日益严重的危机事态的客观需要第20-21页
  二、弥补政府薄弱的应急能力的主观需求第21-23页
 第二节、中国应急管理的现状与弊端第23-30页
  一、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历史第23-25页
  二、中国应急管理的基本模式第25-26页
  三、中国应急管理的发展成就第26-28页
  四、中国应急管理的弊端第28-30页
 第三节、中国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参与现状第30-36页
  一、公众:被动参与第31-32页
  二、企业:私利与公益的博弈第32-34页
  三、非政府组织:功能有待提升第34-35页
  四、媒体:“社会公器”的钝化第35-36页
 第四节、中国应急管理中政府一社会联动缺失的成因分析第36-41页
  一、政府的单一主体性思维第37页
  二、社会参与意识与能力不足第37-39页
  三、社会参与的制度与途径缺失第39-41页
第三章 应急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社会功能第41-52页
 第一节、应急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第41-45页
  一、制度供给者第41-42页
  二、价值引导者第42-43页
  三、信息发布者第43-44页
  四、设施建设者第44-45页
 第二节、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功能第45-52页
  一、公众第46页
  二、企业第46-47页
  三、非政府组织第47-49页
  四、媒体第49-52页
第四章 中国应急管理中政府一社会联动的可行性分析第52-59页
 第一节、政府—社会联动的可行性分析第52-55页
  一、文化根源—应对危机的历史传承第52页
  二、思想基础—社会参与意识不断成长第52页
  三、社会条件—非政府组织逐渐成熟第52-54页
  四、技术保障—信息网络日益普及第54-55页
 第二节、案例借鉴:日本应急管理中的政府一社会联动第55-59页
  一、日本应急管理中的政府职能第55-56页
  二、日本应急管理中的社会行动第56-57页
  三、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57-59页
第五章 实现应急管理中政府一社会联动的具体路径第59-74页
 第一节、政府由主体力量淡化为主导力量第59-62页
  一、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第60页
  二、常态管理和非常态管理有机结合第60-61页
  三、高度重视社会安全阀系统建设第61-62页
 第二节、提升社会公众的整体应急能力第62-65页
  一、危机意识的教育与普及第62-64页
  二、应急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第64-65页
 第三节、引导企业规避危机并参与应急第65-68页
  一、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第65-66页
  二、树立企业社会责任价值理念第66-67页
  三、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67-68页
 第四节、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第68-70页
  一、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第68-69页
  二、提升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应急管理水平第69-70页
  三、构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机制第70页
 第五节、建方政府与媒体间的良性互动机制第70-74页
  一、完善政府的信息公开机制第70-71页
  二、提升媒体的责任意识与专业素质第71-72页
  三、建立政府与媒体问的良性互动机制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慈善常州模式”运营机制完善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结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