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产品业务的一般性分析 | 第12-25页 |
一、本文所涉主要概念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范围 | 第12-18页 |
(一) 金融产品 | 第12-15页 |
(二) 金融消费者 | 第15-17页 |
(三) 本文研究范围——销售行为规制 | 第17-18页 |
二、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产品业务的特点及分类 | 第18-20页 |
(一) 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产品业务的特点 | 第18-19页 |
(二) 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产品业务的分类 | 第19-20页 |
三、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产品业务发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 第20-25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产品业务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二) 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缺失 | 第21-25页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产品业务的法学分析 | 第25-33页 |
一、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产品业务的流程 | 第25-26页 |
(一) 商业银行销售自营金融产品业务的流程 | 第25-26页 |
(二) 商业银行代销金融产品业务的流程 | 第26页 |
二、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产品业务的法律关系 | 第26-29页 |
(一) 不同流程下销售行为法律关系的认定 | 第26-27页 |
(二) 现有法律制度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与救济 | 第27-29页 |
三、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产品业务的法律特征 | 第29-31页 |
(一) 标的物所涉法律关系的复杂性 | 第29-30页 |
(二) 主体形式地位平等与实质地位不平等 | 第30-31页 |
四、构建对金融消费者倾斜性保护制度的必要性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产品业务中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33-48页 |
一、立法保护的现状及完善 | 第33-44页 |
(一) 信息披露制度 | 第34-37页 |
(二) 适当投资者制度 | 第37-40页 |
(三) 冷静期制度 | 第40-42页 |
(四) 银行不当销售行为的民事责任 | 第42-44页 |
二、执法保护机构的现状及完善 | 第44-45页 |
三、纠纷救济机制的现状及完善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