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理论基础 | 第12-21页 |
一、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设立及原因 | 第12-14页 |
(一) 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设立 | 第12-13页 |
(二) 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设立的原因 | 第13-14页 |
二、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设立的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一) 银行再造的含义 | 第14页 |
(二) 银行再造的内容 | 第14-16页 |
三、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组织形式与法律性质 | 第16-20页 |
(一) 组织形式 | 第16-18页 |
(二) 法律性质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运营特点 | 第21-28页 |
一、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 第21-22页 |
二、运行机制的特殊性 | 第22-25页 |
(一) 标准化、流水线式的业务流程 | 第22-23页 |
(二) 独立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23-24页 |
(三) 独立的呆账核销机制 | 第24-25页 |
三、金融产品的特殊性 | 第25-26页 |
(一) 丰富的金融产品 | 第25-26页 |
(二) 多样的担保方式 | 第26页 |
(三) 灵活的还款方式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 第28-39页 |
一、各类金融风险增大 | 第28-31页 |
(一) 信用风险 | 第28-29页 |
(二) 操作风险 | 第29-30页 |
(三) 法律风险 | 第30页 |
(四) 协变风险 | 第30-31页 |
二、监管不到位 | 第31-33页 |
(一) 监管内容不明确 | 第31-32页 |
(二) 对侵害借款人利益的行为缺乏有效监管 | 第32-33页 |
三、配套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33-38页 |
(一) 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制度落实不到位 | 第33-34页 |
(二) 《贷款通则》有待修订 | 第34-36页 |
(三) 动产抵押登记制度存在问题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运营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9-53页 |
一、加强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内部控制 | 第39-44页 |
(一) 建立合理、完善的业务流程 | 第40-41页 |
(二) 构建独立、垂直的风险控制体系 | 第41页 |
(三) 构建独立的授信审批制度 | 第41-42页 |
(四) 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 第42-43页 |
(五) 建立小企业客户准入、退出的动态管理制度 | 第43页 |
(六) 完善专营机构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 | 第43-44页 |
二、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监管法律制度 | 第44-47页 |
(一) 明确监管目标 | 第44-45页 |
(二) 细化监管内容 | 第45-47页 |
三、完善配套法律制度,优化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运行环境 | 第47-51页 |
(一) 加快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 第47-48页 |
(二) 修订《贷款通则》 | 第48-50页 |
(三) 建立统一动产抵押登记制度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