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导论 | 第10-19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述评 | 第12-15页 |
·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研究的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外研究的发展现状 | 第14页 |
·目前的研究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论文相关概念释义 | 第15-19页 |
·"当代大学生"界定 | 第15页 |
·"道德需要"释意 | 第15-19页 |
2 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功能与个体发生 | 第19-29页 |
·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基本功能 | 第19-22页 |
·规范大学生道德发展方向 | 第19页 |
·大学生道德生活完善的内在驱动力 | 第19-20页 |
·大学生需要系统的平衡器 | 第20-22页 |
·大学生道德发展的主体动力 | 第22页 |
·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发生方式 | 第22-29页 |
·观察学习 | 第22-23页 |
·认知学习 | 第23-25页 |
·角色扮演 | 第25-26页 |
·道德移情 | 第26-27页 |
·道德评价推动 | 第27-29页 |
3 当代大学生个体道德需要的发展过程与现状探析 | 第29-40页 |
·当代大学生个体道德需要的发展过程 | 第29-33页 |
·大学生个体道德需要的他律阶段 | 第29-30页 |
·大学生个体道德需要的自律阶段 | 第30-32页 |
·大学生个体道德需要的自由阶段 | 第32-33页 |
·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现状与特点 | 第33-37页 |
·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现状 | 第34-35页 |
·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点 | 第35-37页 |
·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现状与特征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家庭因素 | 第37页 |
·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不足 | 第37-38页 |
·社会因素 | 第38-39页 |
·自身因素 | 第39-40页 |
4 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培养研究 | 第40-51页 |
·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培养的方法论要求 | 第40-43页 |
·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 第40-41页 |
·认知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 | 第41-42页 |
·要求的普遍性与教育的特殊性相结合 | 第42-43页 |
·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 | 第43-51页 |
·优化家庭道德环境,完善家庭教育 | 第43页 |
·以大学生道德需要培养为中心创新高校道德教育 | 第43-48页 |
·强化社会道德追求,改善社会道德环境 | 第48-49页 |
·激发大学生需要主体的积极性,开展自我教育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