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川东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层序地层与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前言第11-21页
   ·选题依据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白云岩形成机理研究现状第12-13页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第13-14页
   ·研究区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4-15页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研究现状第14-15页
     ·存在问题第15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6-19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具体技术手段第17-19页
   ·完成主要工作量第19-20页
   ·论文的主要成果第20-21页
第2章 基本地质背景第21-23页
   ·研究区位置第21页
   ·勘探开发简况第21页
   ·沉积盆地性质与沉积格局第21-23页
第3章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层序地层学研究第23-47页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岩石类型与沉积相序分析第23-28页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岩石类型第23-25页
     ·震旦系灯影组岩性分段第25-26页
     ·灯影组相序特征第26-28页
   ·灯影组层序及高频层序划分依据及特征第28-41页
     ·研究方法第28页
     ·关键层序地层界面特征及其识别标志第28-30页
     ·震旦系层序及其体系域特征第30-37页
     ·震旦系灯影组高频层序划分及特征第37-41页
   ·层序体系域内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模式第41-47页
     ·沉积相的平面分布第41-46页
     ·沉积模式第46-47页
第4章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发育控制因素研究第47-67页
   ·灯影组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序列第47-48页
   ·白云石化作用第48-56页
     ·灯影组白云石类型第48-49页
     ·灯影组白云石化作用机制第49-56页
   ·溶蚀作用研究第56-58页
     ·大气淡水溶蚀作用第56-57页
     ·埋藏溶蚀作用第57-58页
     ·近现代构造表生期溶蚀作用第58页
   ·破裂作用第58-61页
     ·破裂作用的期次第59-61页
     ·构造破裂作用对储层的改造作用第61页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第61-67页
     ·沉积相带对基质白云岩物性具控制作用第61-64页
     ·成岩作用是储层孔隙发育的决定性因素第64-67页
第5章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储层特征与评价第67-97页
   ·灯影组白云岩储层储渗空间类型与储层类型第67-71页
     ·灯影组白云岩储层储集岩石类型第67页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储层的主要储渗空间类型第67-70页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白云岩储层类型第70-71页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第71-84页
     ·灯影组孔隙度、渗透率特征第71-76页
     ·灯影组储层孔渗关系特征第76-77页
     ·灯影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77-84页
   ·储层的发育分布特征第84-91页
     ·灯影组白云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第84-86页
     ·井剖面上灯影组白云岩储层解剖与发育分布状况第86-91页
   ·储层与层序地层的关系第91-94页
     ·灯影组储层发育与层序及高频层序的关系第91-92页
     ·灯影组层序及高频层序格架内储层对比与储层发育分布特征第92-94页
   ·灯影组储层评价第94-97页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第95页
     ·储层分类评价第95-97页
结论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2页
图版第102-11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西坳陷南段雷口坡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下一篇:留西油田沙三段中、上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