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川西坳陷南段雷口坡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引言第8-12页
第2章 地层及层序第12-52页
   ·层序地层学发展概况第12-15页
     ·层序地层学发展历程第12-13页
     ·层序地层学原理第13-14页
     ·层序地层学基本术语第14-15页
   ·雷口坡组(T_2L)层序地层特征第15-18页
     ·地层概况第15-16页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层序划分与顶、底界面第16-18页
   ·露头层序的划分与对比第18-25页
     ·露头层序岩性特征第18-21页
     ·露头层序的建立与对比第21-25页
   ·钻井层序划分与对比第25-41页
     ·SQ1—TST(雷一段)第25-26页
     ·SQ1—HST(雷二段)第26-27页
     ·SQ2—TST(雷三段)第27-29页
     ·SQ2—HST(雷四段)第29-39页
     ·钻井层序对比第39-41页
   ·地震层序第41-50页
     ·层位的标定第41-42页
     ·地震层序的反射特征第42-50页
   ·天全古隆起第50-52页
第3章 典型沉积相及沉积模式第52-60页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53-58页
     ·开阔台地第54-55页
     ·局限台地第55-58页
     ·蒸发台地第58页
   ·沉积模式第58-60页
第4章 地震相类型及平面分布第60-75页
   ·地震相的概念第60-62页
   ·雷口坡组地震相类型第62-64页
     ·平行、亚平行强变振幅地震相第62-63页
     ·揉皱、褶断、丘形突起与乱岗状杂乱反射地震相第63页
     ·上超披盖下发育的楔形反射地震相第63-64页
   ·地震相的平面分布第64-66页
     ·雷口坡组一、二段SQ1 层序地震相第64页
     ·雷口坡组三、四段SQ2 层序地震相第64-66页
   ·中三叠世雷口坡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平面分布第66-75页
     ·区域沉积背景第66-67页
     ·平面分布第67-75页
第5章 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第75-85页
   ·烃源岩及盖层第75-76页
     ·烃源岩第75-76页
     ·盖层第76页
   ·有利的储集相带第76-85页
     ·邻区雷口坡组储层发育特征第76-77页
     ·储层与层序关系第77-79页
     ·古隆起对油气聚集的影响第79-80页
     ·有利储集相带预测第80-85页
结论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东北河坝地区飞三段储层特征研究
下一篇:川东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层序地层与储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