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论 | 第7-18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页 |
二、乡镇政权建设:研究综述 | 第7-11页 |
三、研究视角:现代国家建构 | 第11-13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五、分析思路与相关概念 | 第14-17页 |
六、研究方法与其他事项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乡政治理及其变迁 | 第18-27页 |
一、“官督绅办、乡绅治乡”: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治理 | 第18-22页 |
二、传统国家的现代转型:晚清民国时期现代性基层政权的生成 | 第22-25页 |
三、新中国成立前的“乡政治理”:整合与汲取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全能国家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国家基层政权建设 | 第27-39页 |
一、政党下乡:全新的国家整合模式 | 第27-29页 |
二、基层政权的新格局:建国初乡村社会政治结构的重建 | 第29-31页 |
三、人民公社体制:全能国家之制度逻辑安排 | 第31-39页 |
第三章 全能国家的解构:改革开放以来的乡镇政权建设 | 第39-46页 |
一、农村基层民主的生成: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乡村社会的再整合 | 第39-42页 |
二、“乡政村治”:二元乡村治理模式的确立 | 第42-46页 |
第四章 有限国家的塑造:新世纪乡镇政权建设之展望 | 第46-58页 |
一、民主崛起:新时期乡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 第46-51页 |
二、国家能力的增强:政府有效治理的关键性前提 | 第51-52页 |
三、有限国家之塑造:建设有效的乡镇政府 | 第52-54页 |
四、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有效乡镇政府建设的目标 | 第54-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