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从政府公共决策视角探析网络民意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1 绪论第9-17页
   ·选题缘由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理论意义第10-11页
     ·现实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政府公共决策第11-12页
     ·网络民意第12-14页
     ·网络民意与政府公共决策关系研究现状第14-15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7页
2 相关概念解析第17-27页
   ·政府公共决策第17-20页
     ·政府公共决策的涵义第17-19页
     ·政府公共决策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19-20页
     ·政府公共决策的一般程序第20页
   ·民意第20-22页
     ·民意的涵义第20-22页
     ·民意的分类第22页
   ·网络民意第22-27页
     ·网络民意的定义第22-23页
     ·网络民意的特征第23-25页
     ·网络民意的合法性及实质第25-27页
3 政府公共决策视角的网络民意第27-53页
   ·网络民意在我国的兴起第27-29页
     ·硬环境第27-28页
     ·软环境第28页
     ·中国网络民意兴起的历程第28-29页
   ·网络民意影响我国政府公共决策的案例第29-31页
   ·网络民意对我国政府公共决策影响的模式和特征第31-34页
   ·网络民意在国外第34页
   ·公民热衷于网络民意的原因分析第34-41页
     ·西方政治学体系下的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第35页
     ·当代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第35页
     ·西方政治学体系下的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方式第35-36页
     ·当代中国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方式第36-40页
     ·网络民意:一种在现实中切实有效的方式第40-41页
   ·网络民意影响政府公共决策的合理性第41-45页
     ·治理与善治理论第41-42页
     ·网络民意与公共领域第42页
     ·网络民意与民主第42-44页
     ·决策科学化第44-45页
   ·网络民意:在政府公共决策程序的各个环节中第45-47页
   ·从政府公共决策视角分析网络民意的缺陷第47-53页
     ·公民参与的不成熟第47页
     ·代表性缺陷第47-53页
4 网络民意:未来趋势与应对措施第53-62页
   ·未来趋势第53-58页
     ·CNNIC 数据的变化第53-54页
     ·传统媒体的走向第54页
     ·制度内方式的发展第54页
     ·实名制第54-56页
     ·国外的趋势第56-57页
     ·三种趋势第57-58页
   ·应对措施第58-62页
     ·直面网络,主动应对第58-59页
     ·完善和规范传统渠道第59页
     ·推进网络民主第59-62页
5 结语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务员界内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无缝隙政府再造实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