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共同犯罪的本质 | 第11-13页 |
(一) 犯罪共同说 | 第11-12页 |
(二) 行为共同说 | 第12页 |
(三) 部分犯罪共同说 | 第12-13页 |
二、教唆犯的性质 | 第13-24页 |
(一) 德、日有关教唆犯性质的学说 | 第13-15页 |
1. 共犯从属性说 | 第13-14页 |
2. 共犯独立性说 | 第14-15页 |
(二) 我国关于教唆犯性质的学说 | 第15-17页 |
1. 教唆犯从属性说 | 第15页 |
2. 教唆犯独立性说 | 第15页 |
3. 教唆犯二重性说 | 第15-17页 |
4. 摒弃性质说 | 第17页 |
5. 独立罪名说 | 第17页 |
(三) 教唆犯性质争论之评析及本文的见解 | 第17-24页 |
1. 教唆犯从属性说和教唆犯独立性说的反思 | 第18-19页 |
2. 对“教唆犯二重性说”的深入剖析与批判 | 第19-22页 |
3. 对“独立罪名说”的质疑 | 第22-23页 |
4. 本文的见解 | 第23-24页 |
三、教唆犯的概念与成立要件 | 第24-32页 |
(一) 教唆犯概念的界定 | 第24-26页 |
(二) 教唆犯的成立要件 | 第26-32页 |
1. 教唆的行为 | 第26-29页 |
2. 教唆的故意 | 第29-30页 |
3. 被教唆人实施了所教唆的罪 | 第30-32页 |
四、关于我国刑法中对教唆犯的处罚规定的解析 | 第32-40页 |
(一) 教唆犯的一般处罚原则 | 第32-34页 |
(二) 教唆犯的特别处罚原则 | 第34页 |
(三) 对刑法第29 条第2 款的研析 | 第34-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