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研究与微生物实验论文

新疆野生酵母的分离鉴定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5页
 1 新疆的地理地貌特点与微生物资源量第12-13页
 2 酵母的用途第13-16页
   ·酵母在生活中的用途第13-14页
   ·酵母在酿酒中的用途第14页
   ·酵母在工业上的用途第14-15页
   ·酵母在养殖业中的用途第15页
   ·酵母细胞成分及代谢产物的用途第15页
   ·酵母在保护环境中的用途第15-16页
   ·酵母在基础研究中的用途第16页
 3 新疆酵母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4 酵母菌现代分类技术进展第17-24页
   ·基于生理生化检测的快速鉴定第18页
     ·API 20C AUX 系统第18页
     ·Biolog 微生物鉴定系统第18页
   ·基于细胞结构的酵母鉴定第18-20页
     ·可溶性蛋白质凝胶电泳第19页
     ·酵母细胞壁组分分析第19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显微分光仪分析第19-20页
   ·核糖体DNA 鉴定法第20-22页
     ·26S rDNA D1/ D2 序列第20-21页
     ·18S rDNA 基因序列第21页
     ·5.8S ITS 区第21-22页
     ·5 SrDNA/ rRNA第22页
     ·IGS rDNA 基因序列第22页
   ·DNA-DNA 杂交第22页
   ·基于指纹技术的酵母鉴定第22-24页
     ·RFLP 分析法第23页
     ·RAPD 分析法第23-24页
 5 总结第24-25页
第二章 酵母的分离鉴定第25-50页
 1 材料第25-28页
   ·采样地点及样品类型第25页
   ·试剂第25-26页
   ·仪器设备第26-27页
   ·培养基第27-28页
 2 方法第28-34页
   ·酵母的分离及纯化第28页
   ·酵母的形态观察第28-29页
     ·菌落形态观察第28页
     ·细胞形态和培养特征第28-29页
     ·酵母假菌丝的观察第29页
     ·子囊孢子的显微镜观察第29页
   ·生理生化测定第29-31页
     ·碳源同化实验第29-30页
     ·氮源同化实验第30页
     ·类淀粉化合物的生成第30页
     ·尿酶活性检测第30页
     ·放线菌酮耐受检验第30-31页
     ·高浓度D-葡萄糖的耐受实验第31页
     ·耐盐度的测定第31页
   ·酵母的分子遗传学鉴定第31-34页
     ·基因组DNA 的提取第31-32页
     ·DNA 样品浓度的测定及纯度检测第32页
     ·PCR 反应中所用引物第32页
     ·PCR 反应体系第32-33页
     ·PCR 反应程序第33页
     ·系统进化分析第33-34页
 3 结果第34-46页
   ·菌种的分离纯化第34页
   ·酵母的形态观察第34-38页
   ·生理生化测定结果第38-41页
     ·碳氮源的同化结果第38-40页
     ·生理生化检验第40-41页
   ·酵母的分子遗传学鉴定第41-46页
     ·基因组DNA 的提取结果第41-42页
     ·26S rDNA D1/D2 区及 5.8S ITS 区 PCR 扩增结果第42-43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43-46页
 4 菌株KK18 和KK20 的进一步鉴定第46页
 5 菌株KK25 的色素提取及培养基的选择第46-48页
 6 讨论第48-50页
第三章 一株分离自酸梅酱的酵母菌的分离鉴定第50-58页
 引言第50-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3页
   ·材料第51-52页
     ·实验材料第51页
     ·试剂第51页
     ·仪器设备第51页
     ·培养基第51-52页
   ·方法第52-53页
     ·酵母的分离纯化第52页
     ·酵母的形态学观察第52页
     ·酵母的生理生化第52-53页
     ·酵母的分子遗传鉴定第53页
 2 结果第53-56页
   ·酵母的形态学观察结果第53-54页
   ·酵母的生理生化结果第54-55页
   ·酵母的分子遗传鉴定结果第55-56页
 3 讨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艾比湖流域两种典型生态系统光合特性研究
下一篇:新疆沙湾冷泉沉积物原核微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