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内河自航自卸砂船船型主尺度技术经济论证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第2章 自航自卸砂船现状分析 | 第18-22页 |
| ·砂石现状分析 | 第18-19页 |
| ·自航自卸砂船现状分析 | 第19页 |
| ·自航自卸砂船船型标准化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 ·自航自卸砂船船型主尺度技术经济论证的意义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自航自卸砂船船型技术经济论证方法 | 第22-37页 |
| ·自航自卸砂船的特殊性 | 第22-25页 |
| ·货物重心 | 第22-23页 |
| ·干舷 | 第23页 |
| ·自由液面 | 第23-24页 |
| ·船型技术经济论证中考虑完整稳性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 ·自航自卸砂船船型技术经济论证的新思路 | 第25-28页 |
| ·常规载重型船舶技术经济论证方法 | 第25-26页 |
| ·自航自卸砂船技术经济论证新思路 | 第26-28页 |
| ·船型技术经济论证方法 | 第28-36页 |
| ·船型方案技术分析 | 第28-29页 |
| ·船型方案营运分析 | 第29-30页 |
| ·船型方案经济分析 | 第30-31页 |
| ·船型技术经济衡准指标选择 | 第31-32页 |
| ·船型方案优选方法 | 第32-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自航自卸砂船船型技术经济论证平台 | 第37-61页 |
| ·规范对稳性基本要求 | 第37-40页 |
| ·稳性面积要求 | 第37-38页 |
| ·风压稳性衡准数要求 | 第38页 |
| ·干散货船舶稳性的特殊要求 | 第38-40页 |
| ·完整稳性计算平台的建立 | 第40-43页 |
| ·完整稳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40-41页 |
| ·构建完整稳性计算平台的具体步骤 | 第41-42页 |
| ·完整稳性计算平台的建立 | 第42-43页 |
| ·各关键参数模型的求解 | 第43-54页 |
| ·形状力臂估算模型求解 | 第43-47页 |
| ·全船重心高度估算模型求解 | 第47-51页 |
| ·进水角估算模型求解 | 第51-52页 |
| ·受风面积估算模型求解 | 第52页 |
| ·受风面积中心高度估算模型求解 | 第52-54页 |
| ·构建完整稳性计算平台 | 第54页 |
| ·完整稳性实例验证 | 第54-59页 |
| ·内河自航自卸砂船各稳性参数计算分析 | 第55-57页 |
| ·完整稳性计算 | 第57-59页 |
| ·构建自航自卸砂船船型技术经济论证平台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实例应用 | 第61-80页 |
| ·湖南省内河航运条件现状分析 | 第61-64页 |
| ·航道 | 第61-62页 |
| ·港口 | 第62-63页 |
| ·枢纽 | 第63-64页 |
| ·船型主尺度系列论证 | 第64-79页 |
| ·现有典型自航自卸砂船船型介绍 | 第64-65页 |
| ·论证方法 | 第65页 |
| ·论证前提 | 第65-66页 |
| ·计算模型 | 第66-68页 |
| ·衡准指标 | 第68-69页 |
| ·船型方案优化论证 | 第69-79页 |
| ·船型主尺度系列制定 | 第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总结 | 第80-81页 |
| ·展望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