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3页 |
| ·昆虫与植物的相互关系 | 第10-12页 |
| ·部分植物类群对昆虫活性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 ·茄科(Solanaceae) | 第12页 |
| ·楝科(Meliaceae) | 第12-13页 |
| ·菊科(Asteraceae) | 第13页 |
| ·豆科(Leguminosae) | 第13-14页 |
| ·卫矛科(Celastraceae) | 第14页 |
| ·蓼科(Polygonaceae) | 第14-15页 |
| ·柏科(Cupressaceae) | 第15页 |
| ·植物次生物质对昆虫的作用 | 第15-18页 |
| ·毒杀作用 | 第15-16页 |
| ·拒食、忌避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 | 第16-18页 |
| ·光活化毒性 | 第18页 |
|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发展概况 | 第18-21页 |
| ·苍耳研究概况及本研究的意义 | 第21-23页 |
| ·苍耳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 2 研究路线 | 第23-24页 |
| 3 苍耳活性次生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 第24-28页 |
| ·供试材料 | 第24页 |
| ·供试样品 | 第24页 |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 ·试验方法 | 第24-26页 |
| ·活性成分的萃取 | 第24-25页 |
| ·柱层析方法 | 第25页 |
| ·装柱 | 第25页 |
| ·上样 | 第25页 |
| ·洗脱 | 第25页 |
| ·薄层层析 | 第25-26页 |
| ·重结晶 | 第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26-28页 |
| 4 苍耳次生物质对昆虫的拒食活性 | 第28-34页 |
| ·供试材料 | 第28页 |
| ·供试虫源 | 第28页 |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8页 |
| ·拒食活性生物测定方法 | 第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3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3-34页 |
| 5 苍耳次生物对菜青虫中肠和血淋巴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41页 |
| ·供试仪器和试剂 | 第34页 |
| ·试验方法 | 第34-36页 |
| ·菜青虫中肠和血淋巴酶液的制取 | 第34页 |
| ·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 第34页 |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34-35页 |
| ·糖含量和淀粉酶活力测定 | 第35页 |
| ·蛋白酶活力测定 | 第35-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 ·苍耳提取物对菜青虫中肠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36页 |
| ·苍耳提取物对菜青虫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 ·苍耳提取物对菜青虫中肠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 ·苍耳提取物对菜青虫中肠酯酶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 ·苍耳提取物对菜青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和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0-41页 |
| 6 苍耳次生物质对菜青虫中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41-44页 |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41页 |
|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3-44页 |
| 7 苍耳提取物组分八和组分九的GC-MS分析 | 第44-45页 |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44页 |
| ·试验方法 | 第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页 |
| ·苍耳提取物质谱图 | 第44页 |
| ·组分九质谱分析结构 | 第44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4-45页 |
| 8 总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 附录A | 第54-58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