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交易下售电公司购售电策略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12页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1.4 创新点 | 第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6页 |
2.1 AHP-logit模型 | 第20-21页 |
2.1.1 层次分析法 | 第20页 |
2.1.2 logit理论 | 第20-21页 |
2.2 博弈论 | 第21-23页 |
2.2.1 博弈论的发展史 | 第21-22页 |
2.2.2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 第22页 |
2.2.3 博弈的分类 | 第22-23页 |
2.3 演化博弈论 | 第23-25页 |
2.3.1 博弈论与演化博弈论 | 第23-24页 |
2.3.2 演化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 第24页 |
2.3.3 演化博弈论的应用优势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售电公司在市场中的现状分析 | 第26-32页 |
3.1 售电公司的定义 | 第26页 |
3.2 售电公司的商业模式 | 第26-27页 |
3.3 售电侧改革的让利问题 | 第27-28页 |
3.4 售电公司的分类 | 第28页 |
3.5 偏差电量考核问题 | 第28-29页 |
3.6 售电公司存在的意义 | 第29-31页 |
3.6.1 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购电服务 | 第29页 |
3.6.2 在市场初期启蒙和教育用户 | 第29-30页 |
3.6.3 维持电力市场活力的“鲶鱼” | 第30页 |
3.6.4 作为能源增值服务的载体 | 第30-31页 |
3.6.5 社会资本进入电力行业的入口 | 第3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基于主从博弈的售电公司购售电策略研究 | 第32-40页 |
4.1 用户——售电公司层演化博弈 | 第32-34页 |
4.1.1 演化博弈 | 第32-33页 |
4.1.2 用户选择售电公司的效用分析 | 第33页 |
4.1.3 用户选择售电公司的演化博弈模型 | 第33-34页 |
4.2 发电厂——售电公司层非合作博弈 | 第34-35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35-39页 |
4.3.1 基础数据 | 第35-36页 |
4.3.2 算法有效性分析 | 第36-38页 |
4.3.3 收益分析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售电公司合作博弈研究 | 第40-47页 |
5.1 售电公司交易模型 | 第40-42页 |
5.1.1 假设前提 | 第40-41页 |
5.1.2 模型构建 | 第41-42页 |
5.2 售电公司合作博弈行为分析 | 第42-43页 |
5.3 仿真模拟 | 第43-46页 |
5.3.1 参数设置 | 第43-44页 |
5.3.2 收益分析 | 第44-4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