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论文--性病学论文--梅毒论文

梅毒螺旋体TP0136蛋白黏附纤连蛋白功能研究

摘要第3-9页
ABSTRACT第9-15页
前言第23-29页
第一章 一期梅毒动物模型的建立和TP0136转录水平的检测第29-46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29-35页
        1.1.1 伦理论证第29页
        1.1.2 动物准备第29页
        1.1.3 梅毒螺旋体传代培养第29页
        1.1.4 一期梅毒兔模型建立第29-30页
        1.1.5 TP0136序列分析和引物设计第30-32页
        1.1.6 Ultraspec RNA分离液分离提取总RNA第32页
        1.1.7 TURBO DNA酶去除总RNA中基因组DNA第32-33页
        1.1.8 SuperScript Ⅲ第一链合成系统合成cDNA第33页
        1.1.9 常规PCR扩增TP0136第33页
        1.1.10 TP0136质粒标准品构建第33-34页
        1.1.1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P0136和TP0574 mRNA第34-35页
        1.1.12 统计分析第35页
    第二节 结果第35-44页
        1.2.1 TP0136序列分析结果第35-39页
        1.2.2 一期梅毒兔模型硬下疳形成过程第39-40页
        1.2.3 常规PCR扩增TP0136 cDNA结果第40-41页
        1.2.4 TP0136克隆后转化子测序结果第41页
        1.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P0136和TP0574 mRNA结果第41-43页
        1.2.6 TP0136/TP0574 mRNA结果第43-44页
    第三节 小结第44-46页
第二章 TP0136基因异质性研究第46-65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46-54页
        2.1.1 梅毒螺旋体菌株的传代和分离第46-48页
        2.1.2 从兔睾丸组织中提取梅毒螺旋体DNA第48-49页
        2.1.3 TP0136引物设计第49-51页
        2.1.4 梅毒螺旋体DNA扩增和扩增后测序第51页
        2.1.5 PEX 5-CT载体克隆操作过程第51-53页
        2.1.6 序列分析第53-54页
    第二节 结果第54-64页
        2.2.1 八株梅毒螺旋体TP0136开放阅读框架氨基酸和核酸序列第54-56页
        2.2.2 株临床分离株TP0136 ORF氨基酸序列和核酸序列第56-60页
        2.2.3 TP0136 ORF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第60-64页
    第三节 小结第64-65页
第三章 Nichols Houston和Nichols Seattle株两个TP0136全长ORF蛋白的表达和纯化(ZYM法)第65-82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65-77页
        3.1.1 材料第65-69页
        3.1.2 TP0136 ORF pEXP-5-CT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9页
        3.1.3 Nichols Houston和Nichols Seattle TP0136全长ORF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69-71页
        3.1.4 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第71-75页
        3.1.5 BCA蛋白定量测定第75-77页
    第二节 结果第77-81页
        3.2.1 常规PCR扩增TP0136 ORF DNA结果第77-78页
        3.2.2 TP0136-pEXP-5-CT转化子第78-79页
        3.2.3 印记法验证Nichols Houston和Nichols Seattle TP0136全长ORF蛋白第79-80页
        3.2.4 BCA测定纯化后蛋白浓度第80-81页
    第三节 小结第81-82页
第四章 Nichols Houston和Nichols Seattle株四个TP0136片段蛋白的表达和纯化(IPTG法)第82-88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82-83页
        4.1.1 四个TP0136片段蛋白pEXP-5-CT表达载体的构建第82页
        4.1.2 四个TP0136片段蛋白的表达第82-83页
        4.1.3 Nichols Houston和Nichols Seattle TP0136全长ORF蛋白的纯化第83页
    第二节 结果第83-87页
        4.2.1 常规PCR扩增TP0136 ORF片段第83-84页
        4.2.2 TP0136 ORF片段与pEXP-5-CT转化子第84-85页
        4.2.3 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TP0136 ORF片段蛋白第85-87页
        4.2.4 BCA测定纯化后蛋白浓度第87页
    第三节 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六个重组TP0136蛋白黏附纤连蛋白实验第88-97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88-89页
        5.1.1 包被FN第88页
        5.1.2 3%BSA封闭第88页
        5.1.3 ELISA板加入不同浓度重组蛋白第88页
        5.1.4 加抗His抗体第88页
        5.1.5 加二抗第88-89页
        5.1.6 显色第89页
        5.1.7 显影缓冲液配方第89页
        5.1.8 统计分析第89页
    第二节 结果第89-96页
        5.2.1 不同TP0136蛋白黏附血浆FN的比较第89-92页
        5.2.2 5个不同浓度的TP0136蛋白黏附细胞FN统计结果第92-95页
        5.2.3 六个不同TP0136蛋白黏附血浆和细胞FN亲和力的比较第95-96页
    第三节 小结第96-97页
第六章 重组TP0136蛋白抑制梅毒螺旋体黏附血浆和细胞FN实验第97-104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97-98页
        6.1.1 Lab-Tek Ⅱ小室包被血浆和细胞FN第97页
        6.1.2 BSA封闭第97页
        6.1.3 加受检的六个重组TP0136蛋白第97页
        6.1.4 Nichols Seattle株传代培养第97页
        6.1.5 制备梅毒螺旋体悬液第97页
        6.1.6 梅毒螺旋体计数第97-98页
        6.1.7 梅毒螺旋体黏附FN第98页
        6.1.8 计数Lab-Tek Ⅱ小室中黏附的梅毒螺旋体第98页
        6.1.9 统计分析第98页
    第二节 结果第98-102页
        6.2.1 TP0136蛋白抑制Tp黏附血浆FN的统计结果第98-100页
        6.2.2 TP0136蛋白抑制梅毒螺旋体黏附细胞FN的结果比较第100-102页
    第三节 小结第102-104页
第七章 抗TP0136多克隆抗体制备及抗体与重组蛋白血清反应实验第104-114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104-105页
        7.1.1 免疫佐剂的准备第104页
        7.1.2 兔免疫实验第104页
        7.1.3 制备吸附血清第104页
        7.1.4 包被重组蛋白第104页
        7.1.5 3%NFM封闭第104-105页
        7.1.6 加含抗TP0136抗体血清第105页
        7.1.7 加二抗第105页
        7.1.8 显色第105页
        7.1.9 统计分析第105页
    第二节 结果第105-112页
        7.2.1 不同稀释倍数下TP0136flH免疫前、后Houston组个体兔与总体血清结果比较第105-106页
        7.2.2 不同稀释倍数下TP0136flS免疫前后Seattle组个体兔与总体血清结果比较第106-107页
        7.2.3 1:250和1:1000稀释倍数下TP0136flH免疫前后Houston组兔血清对6个重组TP0136蛋白反应情况第107-108页
        7.2.4 1:250和1:1000稀释倍数下TP0136flS免疫前、后Seattle组兔血清对6个重组TP0136蛋白反应情况第108-110页
        7.2.5 1:1000稀释倍数下TP0136flH和TP0136flS免疫后两组兔血清对6个重组TP0136蛋白反应情况比较第110-112页
    第三节 小结第112-114页
第八章 抗TP0136特异性抗体抑制梅毒螺旋体黏附血浆和细胞FN实验第114-118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114-115页
        8.1.1 Lab-Tek Ⅱ小室包被FN第114页
        8.1.2 3%BSA封闭第114页
        8.1.3 制备吸附血清第114页
        8.1.4 梅毒螺旋体传代培养第114页
        8.1.5 制备梅毒螺旋体菌悬液第114页
        8.1.6 稀释梅毒螺旋体到所需浓度第114-115页
        8.1.7 抗TP0136抗血清与梅毒螺旋体共孵育第115页
        8.1.8 计数Lab-Tek Ⅱ小室梅毒螺旋体数第115页
        8.1.9 统计分析第115页
    第二节 结果第115-117页
        8.2.1 抗TP0136特异性抗体抑制梅毒螺旋体黏附血浆和细胞FN实验结果第115-117页
    第三节 小结第117-118页
讨论第118-122页
结论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0页
综述第130-137页
    参考文献第133-137页
缩略词表第137-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第140-142页
致谢第142-145页
统计学审稿证明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射频识别和GPS导航定位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开发
下一篇:YHGQ-1200型移动式气压焊轨作业车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