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AVC控制模式发展及现状 | 第13-17页 |
1.2.1 AVC控制模式演化历程 | 第13-16页 |
1.2.2 AVC控制模式总结 | 第16-17页 |
1.3 AVC重点问题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1 数据准确性处理 | 第17-18页 |
1.3.2 考虑不确定性的电网优化 | 第18-19页 |
1.3.3 电压无功控制分区研究 | 第19-20页 |
1.3.4 控制系统不间断运行研究 | 第20页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20-25页 |
1.4.1 基础数据断面的准确性 | 第20-21页 |
1.4.2 电网的不确定性影响优化结果的可用性 | 第21-23页 |
1.4.3 无功解耦分区算法实用化程度待提高 | 第23页 |
1.4.4 新能源接入给地区电网电压无功控制带来挑战 | 第23-24页 |
1.4.5 控制软件的不间断运行问题 | 第24-25页 |
1.5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25-29页 |
第二章 基于WAMS数据相关性识别和镜像AGC的AVC实时数据预处理 | 第29-47页 |
2.1 技术原理 | 第29-33页 |
2.1.1 WAMS数据采集技术 | 第30页 |
2.1.2 量测时差补偿原理 | 第30-31页 |
2.1.3 功率突变下电网的一二次调频原理 | 第31-33页 |
2.2 基于WAMS数据相关性识别的混合状态估计方法 | 第33-37页 |
2.2.1 断面基准时刻确定方法 | 第33-34页 |
2.2.2 基于数据相关性识别的改进量测时差补偿方法 | 第34-35页 |
2.2.3 混合量测状态估计研究 | 第35-37页 |
2.3 基于AGC镜像系统的基态潮流断面计算方法 | 第37-39页 |
2.3.1 功率突变下的常规机组运行 | 第37页 |
2.3.2 镜像AGC系统下的AVC系统运行方式计算 | 第37-39页 |
2.4 算例分析 | 第39-45页 |
2.4.1 基于WAMS数据相关性识别的混合状态估计计算 | 第39-41页 |
2.4.2 计及AGC调频效应的潮流计算效果验证 | 第41-45页 |
2.5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基于不确定性优化理论的电网三级电压优化控制 | 第47-67页 |
3.1 计及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最优潮流 | 第47-51页 |
3.1.1 优化潮流计算基本原理 | 第47-48页 |
3.1.2 混合区间两阶段随机不确定性优化理论 | 第48-49页 |
3.1.3 系统元件的基本功能模型 | 第49-51页 |
3.2 电网基于不确定性优化理论的系统建模 | 第51-55页 |
3.2.1 初始断面的不确定性场景选取 | 第51-53页 |
3.2.3 不确定优化下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控制模型 | 第53-55页 |
3.3 基于差分进化的改进QPSO方法 | 第55-60页 |
3.3.1 系统模型的模糊化处理与转换 | 第55-56页 |
3.3.2 标准QPSO算法 | 第56-57页 |
3.3.3 基于差分进化的改进QPSO算法 | 第57-59页 |
3.3.4 优化求解过程 | 第59-60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60-65页 |
3.4.1 算法性能测试 | 第60-62页 |
3.4.2 IEEE39节点系统仿真分析 | 第62-63页 |
3.4.3 实际系统算例分析 | 第63-65页 |
3.6 结语 | 第65-67页 |
第四章 电压无功实时动态分区方法研究 | 第67-81页 |
4.1 基于Dijkstra(迪杰斯特拉)算法求解发电机电气距离 | 第68-69页 |
4.1.1 Dijkstra算法 | 第68页 |
4.1.2 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距离的步骤 | 第68-69页 |
4.2 基于广度优先搜索最短电气距离路径的改进方法 | 第69-72页 |
4.2.1 基本原理 | 第69-70页 |
4.2.2 数据存贮结构 | 第70-71页 |
4.2.3 算法说明 | 第71-72页 |
4.3 新能源并网的等效外特性分析 | 第72-73页 |
4.4 基于图论的电压无功控制分区新算法 | 第73-77页 |
4.4.1 基本概念与理论 | 第73-75页 |
4.4.2 划分控制节点小分区 | 第75-76页 |
4.4.3 分类归并 | 第76-77页 |
4.5 算例分析 | 第77-80页 |
4.5.1 IEEE39节点系统 | 第77-79页 |
4.5.2 实际系统算例 | 第79-80页 |
4.6 结语 | 第80-81页 |
第五章 协调新能源厂站的地区电网电压无功模糊控制 | 第81-101页 |
5.1 基于概率预测的新能源输出特性 | 第82-85页 |
5.1.1 光伏预测模型 | 第82-83页 |
5.1.2 风电预测模型 | 第83-84页 |
5.1.3 风-光联合出力的概率分布 | 第84-85页 |
5.1.4 风-光出力预测区间的求取 | 第85页 |
5.2 基于区间置信度的负荷预测 | 第85-87页 |
5.2.1 负荷模型 | 第85-86页 |
5.2.2 负荷抽样 | 第86-87页 |
5.3 协调优化模型 | 第87-88页 |
5.4 模糊推理控制系统 | 第88-94页 |
5.4.1 连续量模糊推理系统 | 第90-92页 |
5.4.2 离散量模糊推理系统 | 第92-94页 |
5.4.3 模型求解步骤 | 第94页 |
5.5 实际算例 | 第94-100页 |
5.5.1 算例参数 | 第94-97页 |
5.5.2 AVC控制效果分析 | 第97-100页 |
5.7 结语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不间断运行问题研究 | 第101-115页 |
6.1 源端维护 | 第102-110页 |
6.1.1 源端维护的模型 | 第102-106页 |
6.1.2 源端维护的文件 | 第106-107页 |
6.1.3 源端维护流程 | 第107-109页 |
6.1.4 源端维护的文件传输协议 | 第109-110页 |
6.2 无缝装库技术 | 第110-114页 |
6.2.1 功能简介 | 第110-111页 |
6.2.2 技术原理 | 第111-114页 |
6.3 结语 | 第114-11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7.1 总结 | 第115-116页 |
7.2 展望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6-128页 |
附录一 基于镜像AGC系统的潮流计算原始数据 | 第128-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