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7-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前言 | 第18-20页 |
文献回顾 | 第20-36页 |
第一部分 FOXC1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 第36-51页 |
1 材料 | 第37-39页 |
1.1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37-38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1.3 组织标本 | 第38-39页 |
2 方法 | 第39-40页 |
2.1 qRT-PCR | 第39页 |
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39-40页 |
2.3 统计分析 | 第40页 |
3 结果 | 第40-47页 |
3.1 FOXC1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肠粘膜组织 | 第40-41页 |
3.2 FOXC1mRNA在复发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未复发患者癌组织 | 第41-42页 |
3.3 FOXC1mRNA在转移患者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未转移患者原发灶组织 | 第42-43页 |
3.4 FOXC1mRNA在转移灶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原发灶组织 | 第43页 |
3.5 FOXC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 第43-44页 |
3.6 FOXC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显著相关 | 第44-45页 |
3.7 FOXC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和复发显著相关,并且是结直肠癌患者复发和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 第45-47页 |
4 讨论 | 第47-51页 |
第二部分 FOXC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 第51-63页 |
1 材料 | 第52-53页 |
1.1 细胞系 | 第52页 |
1.2 实验动物 | 第52页 |
1.3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52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52-53页 |
2 方法 | 第53-55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53页 |
2.2 蛋白免疫印迹 | 第53页 |
2.3 慢病毒的设计和包装 | 第53页 |
2.4 稳定感染细胞系的建立 | 第53-54页 |
2.5 qRT-PCR | 第54页 |
2.6 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 | 第54页 |
2.7 构建荧光素酶标记的细胞系 | 第54页 |
2.8 裸鼠尾静脉转移实验 | 第54页 |
2.9 裸鼠活体成像实验 | 第54页 |
2.10 统计学分析 | 第54-55页 |
3 结果 | 第55-60页 |
3.1 FOXC1在高转移潜能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低转移潜能结直肠癌细胞系 | 第55-56页 |
3.2 体外实验中,在高转移潜能细胞系中下调FOXC1的表达抑制细胞的转移能力,在低转移潜能细胞系中上调FOXC1的表达增强细胞的转移能力 | 第56-58页 |
3.3 体内实验中,在高转移潜能细胞系中下调FOXC1的表达抑制细胞的转移能力,在低转移潜能细胞系中上调FOXC1的表达增强细胞的转移能力 | 第58-60页 |
4 讨论 | 第60-63页 |
第三部分 ITGA7和FGFR4是FOXC1的直接转录激活靶基因 | 第63-76页 |
1 材料 | 第63-64页 |
1.1 细胞系 | 第63-64页 |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64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64页 |
2 方法 | 第64-66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64页 |
2.2 蛋白免疫印迹 | 第64页 |
2.3 qRT-PCR | 第64页 |
2.4 ChIP实验 | 第64-65页 |
2.5 PCRarray | 第65页 |
2.6 质粒构建 | 第65页 |
2.7 报告基因转染及Luciferase检测 | 第65页 |
2.8 统计学分析 | 第65-66页 |
3 结果 | 第66-72页 |
3.1 上调FOXC1的表达促进ITGA7和FGFR4的表达,下调FOXC1的表达抑制ITGA7和FGFR4的表达 | 第66-70页 |
3.2 ITGA7和FGFR4启动子区域FOXC1结合位点的确认 | 第70-72页 |
3.3 ITGA7和FGFR4是FOXC1的直接靶基因 | 第72页 |
4 讨论 | 第72-76页 |
第四部分 FOXC1通过上调ITGA7和FGFR4的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 | 第76-92页 |
1 材料 | 第76-77页 |
1.1 细胞系 | 第76页 |
1.2 实验动物 | 第76页 |
1.3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76-77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77页 |
2 方法 | 第77-78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77页 |
2.2 蛋白免疫印迹 | 第77页 |
2.3 慢病毒的设计和包装 | 第77-78页 |
2.4 稳定感染细胞系的建立 | 第78页 |
2.5 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 | 第78页 |
2.6 构建荧光素酶标记的细胞系 | 第78页 |
2.7 裸鼠尾静脉转移实验 | 第78页 |
2.8 裸鼠活体成像实验 | 第78页 |
2.9 统计学分析 | 第78页 |
3 结果 | 第78-89页 |
3.1 在上调FOXC1表达的细胞系中下调ITGA7和FGFR4的表达,在下调FOXC1表达的细胞系中上调ITGA7和FGFR4的表达及验证 | 第78-79页 |
3.2 体外实验中,在上调FOXC1表达的细胞系中下调ITGA7和FGFR4的表达抑制细胞的转移能力,在下调FOXC1表达的细胞系中上调ITGA7和FGFR4的表达增强细胞的转移能力 | 第79-83页 |
3.3 体内实验中,在上调FOXC1表达的细胞系中下调ITGA7和FGFR4的表达抑制细胞的转移能力,在下调FOXC1表达的细胞系中上调ITGA7和FGFR4的表达增强细胞的转移能力 | 第83-87页 |
3.4 FGFR4的特异性抑制剂BLU9931能够拮抗其促进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 | 第87-89页 |
4 讨论 | 第89-92页 |
第五部分 FOXC1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ITGA7和FGFR4的表达呈正相关 | 第92-101页 |
1 材料 | 第92-93页 |
1.1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92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92-93页 |
1.3 组织标本 | 第93页 |
2 方法 | 第93页 |
2.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93页 |
2.2 统计分析 | 第93页 |
3 结果 | 第93-99页 |
3.1 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ITGA7和FGFR4的表达与FOXC1的表达呈正相关 | 第93-94页 |
3.2 ITGA7和FGFR4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相关 | 第94-96页 |
3.3 ITGA7和FGFR4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复发和生存相关 | 第96-97页 |
3.4 FOXC1/ITGA7和FOXC1/FGFR4双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 | 第97-99页 |
4 讨论 | 第99-101页 |
小结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24页 |
附录 | 第124-127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