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8-19页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2章 企业并购及并购绩效理论概述 | 第23-32页 |
2.1 企业并购理论概述 | 第23-27页 |
2.1.1 并购的含义及分类 | 第23-24页 |
2.1.2 并购的演变历程 | 第24-26页 |
2.1.3 并购的动因 | 第26-27页 |
2.2 并购绩效理论概述 | 第27-32页 |
2.2.1 并购绩效的含义 | 第27-28页 |
2.2.2 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2.2.3 本文采用的评价方法——DEA | 第29-32页 |
第3章 Y制造企业并购状况分析 | 第32-36页 |
3.1 并购主体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3.1.1 并购方Y企业的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3.1.2 被并购方D企业的基本情况 | 第33页 |
3.2 企业并购情况概述 | 第33-36页 |
3.2.1 并购动因 | 第33-34页 |
3.2.2 并购过程及支付方式 | 第34-36页 |
第4章 基于DEA的Y制造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计算过程 | 第36-51页 |
4.1 样本和统计方法说明 | 第36页 |
4.2 模型输入输出指标 | 第36-37页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38页 |
4.4 数据的计算及处理 | 第38-44页 |
4.5 数据的计算结果 | 第44-51页 |
第5章 基于DEA的Y制造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结果分析 | 第51-61页 |
5.1 Y并购前后盈利能力的绩效分析 | 第51-53页 |
5.2 Y并购前后营运能力的绩效分析 | 第53-55页 |
5.3 Y并购前后偿债能力的绩效分析 | 第55-56页 |
5.4 Y并购前后发展能力的绩效分析 | 第56-57页 |
5.5 Y并购前后产出能力的绩效分析 | 第57-59页 |
5.6 Y并购前后研发能力的绩效分析 | 第59-60页 |
5.7 Y并购前后综合绩效分析 | 第60-61页 |
第6章 Y制造企业并购问题的解决对策及启示 | 第61-66页 |
6.1 Y制造企业并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61-62页 |
6.1.1 选择合适并购时机和并购目标,降低并购前决策风险 | 第61页 |
6.1.2 充分使用现金支付方式,并逐渐实现支付方式多元化 | 第61-62页 |
6.1.3 制定科学全面的并购战略,并重视并购后的整合工作 | 第62页 |
6.2 对我国其他企业并购的启示 | 第62-66页 |
6.2.1 并购的战略考量 | 第62-63页 |
6.2.2 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 | 第63页 |
6.2.3 并购过程中技巧的把握 | 第63-64页 |
6.2.4 并购后资源的整合与发展 | 第64-6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7.1 结论 | 第66-67页 |
7.2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