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R&D投入产出绩效的理论分析 | 第19-25页 |
2.1 R&D活动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特征 | 第19-21页 |
2.1.1 R&D活动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2 R&D活动的特征 | 第20-21页 |
2.2 R&D投入产出绩效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2.1 古典经济学绩效理论 | 第21页 |
2.2.2 技术经济学绩效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全要素生产率绩效理论 | 第22页 |
2.3 R&D投入产出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2.3.1 宏观层面 | 第22-23页 |
2.3.2 中观层面 | 第23页 |
2.3.3 微观层面 | 第23-25页 |
第3章 江苏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现状分析 | 第25-35页 |
3.1 江苏工业企业R&D投入现状分析 | 第25-30页 |
3.1.1 R&D人员投入分析 | 第25-27页 |
3.1.2 R&D经费投入分析 | 第27-29页 |
3.1.3 R&D项目情况分析 | 第29-30页 |
3.2 江苏工业企业R&D产出现状分析 | 第30-35页 |
3.2.1 专利产出分析 | 第30-32页 |
3.2.2 新产品产出分析 | 第32-35页 |
第4章 江苏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绩效实证分析 | 第35-48页 |
4.1 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 | 第35-41页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5-36页 |
4.1.2 构建R&D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37页 |
4.1.3 R&D投入产出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37-41页 |
4.2 基于DEA-Malmquist分析法的纵向分析 | 第41页 |
4.3 基于DEA分析法的横向分析 | 第41-48页 |
4.3.1 江苏13地市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绩效分析 | 第41-45页 |
4.3.2 江苏不同行业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绩效分析 | 第45-47页 |
4.3.3 江苏不同规模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绩效分析 | 第47-48页 |
第5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8-56页 |
5.1 江苏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5.1.1 R&D投入产出总量递增、但R&D绩效不高 | 第48页 |
5.1.2 行业间R&D投入不均、且多数行业R&D绩效较低 | 第48-49页 |
5.1.3 地区差异明显、呈现“南高北低” | 第49页 |
5.2 提升江苏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49-56页 |
5.2.1 加大R&D经费的投入力度、完善R&D经费投入体系 | 第49-51页 |
5.2.2 加强R&D人员队伍建设、优化R&D人员结构 | 第51-53页 |
5.2.3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 第53页 |
5.2.4 优化R&D资源区域结构、协调区域R&D均衡发展 | 第53-54页 |
5.2.5 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