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引言 | 第11-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1页 |
2.高考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要求 | 第11-13页 |
3.个人实践的思考 | 第13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读图能力 | 第15-16页 |
2.图像系统 | 第16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1.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2.脑科学相关研究结论 | 第23-24页 |
三、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4-2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二)研究方法及实施过程 | 第25-27页 |
四、高中学生读图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7-35页 |
(一)学生读图能力现状的调查结果 | 第27-32页 |
(二)学生读图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5页 |
1.识图意识浅薄,缺乏科学性 | 第32-33页 |
2.析图不够深入,图文转换能力较差 | 第33页 |
3.用图意识淡薄,解答图题存在困难 | 第33-35页 |
五、对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图像系统的分析 | 第35-44页 |
(一)人教版生物学必修教材图像的组成 | 第35-36页 |
(二)人教版生物学必修教材图像的类型 | 第36-41页 |
(三)人教版生物学必修教材图像的分布 | 第41-44页 |
六、高中生物学教学利用图像系统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 | 第44-57页 |
(一)识图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基础 | 第44-47页 |
1.以图创景,为学生创设“无意识图”的教学环境 | 第44-45页 |
2.勤用教材图像,教授学生生物学图像的组成及基本类型,引导有序识图 | 第45-47页 |
(二)析图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关键 | 第47-52页 |
1.发散思维,寻找析图的突破口、深化学生的基础知识 | 第48-50页 |
2.变式训练,强化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 | 第50-52页 |
(三)用图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目的 | 第52-57页 |
1.以图代文,引导学生善用“图像”活化知识 | 第52-54页 |
2.夯实训练,提升学生图题的解答技巧 | 第54-57页 |
七、高中生物学教学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教学案例 | 第57-73页 |
(一)教学案例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新授课 | 第57-67页 |
1.案例呈现 | 第57-64页 |
2.案例分析与反思 | 第64-67页 |
(二)教学案例二:《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一道课后练习题 | 第67-73页 |
1.案例呈现 | 第67-71页 |
2.案例分析及反思 | 第71-73页 |
八、利用教材图像系统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第73-78页 |
(一)学生识图意识增强,能够识别图像类型并有序识图 | 第73-74页 |
(二)学生思维变得开阔,能够比较全面的进行析图释义 | 第74-75页 |
(三)学生用图意识增强,能够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 | 第75-78页 |
九、建议与展望 | 第78-81页 |
(一)研究建议 | 第78-79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附录 | 第86-95页 |
附录一 | 第86-90页 |
附录二 | 第90-91页 |
附录三 | 第91-92页 |
附录四 | 第92-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