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7-4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18页 |
1.2 纳米多孔金属材料 | 第18-19页 |
1.3 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9-24页 |
1.3.1 模板法 | 第19-22页 |
1.3.2 脱合金法 | 第22-24页 |
1.4 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的应用 | 第24-28页 |
1.4.1 电化学 | 第25-26页 |
1.4.2 传感器 | 第26页 |
1.4.3 能源系统 | 第26-28页 |
1.5 纳米多孔金属材料作为催化剂在分子转换中的应用 | 第28-35页 |
1.5.1 氧化反应 | 第28-30页 |
1.5.2 还原反应 | 第30-32页 |
1.5.3 碳-碳键形成反应 | 第32页 |
1.5.4 偶联反应 | 第32-34页 |
1.5.5 叠氮-炔基环加成反应 | 第34页 |
1.5.6 其它有机反应 | 第34-35页 |
1.6 炔烃、喹啉和腈类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 | 第35-45页 |
1.6.1 炔烃选择性氢化反应 | 第35-39页 |
1.6.2 喹啉类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 | 第39-43页 |
1.6.3 腈类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 | 第43-45页 |
1.7 论文选题及设计思路 | 第45-48页 |
1.7.1 论文选题 | 第45-46页 |
1.7.2 设计思路 | 第46-48页 |
2 纳米多孔钯催化炔烃选择性氢化反应 | 第48-76页 |
2.1 引言 | 第48-4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9-60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49-52页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2-53页 |
2.2.3 反应底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53-55页 |
2.2.4 纳米多孔钯催化炔烃选择性氢化反应的一般操作步骤 | 第55-57页 |
2.2.5 纳米多孔钯催化炔烃选择性氢化反应产物的谱图解析数据 | 第57-59页 |
2.2.6 纳米多孔钯催化内炔与端炔竞争还原实验 | 第59-60页 |
2.2.7 纳米多孔钯浸出实验 | 第60页 |
2.2.8 纳米多孔钯循环实验 | 第60页 |
2.2.9 氘标记实验 | 第6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60-74页 |
2.3.1 纳米多孔钯的表征 | 第60-63页 |
2.3.2 反应条件优化 | 第63-65页 |
2.3.3 底物范围的考察 | 第65-67页 |
2.3.4 纳米多孔钯催化内炔与端炔竞争还原实验结果 | 第67-68页 |
2.3.5 纳米多孔钯浸出实验结果 | 第68-69页 |
2.3.6 纳米多孔钯循环实验结果及循环后催化剂表征 | 第69-71页 |
2.3.7 纳米多孔钯催化炔烃选择性氢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71-74页 |
2.4 小结 | 第74-76页 |
3 纳米多孔钯催化喹啉类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 | 第76-96页 |
3.1 引言 | 第76-7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7-83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77-78页 |
3.2.2 纳米多孔钯催化喹啉类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的一般操作步骤 | 第78页 |
3.2.3 纳米多孔钯催化喹啉类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产物的谱图解析数据 | 第78-83页 |
3.2.4 氘-氢交换实验 | 第83页 |
3.2.5 氘标记实验 | 第8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83-94页 |
3.3.1 纳米多孔钯的表征 | 第83-84页 |
3.3.2 反应条件优化 | 第84-85页 |
3.3.3 底物范围的考察 | 第85-88页 |
3.3.4 纳米多孔钯浸出实验结果 | 第88-89页 |
3.3.5 纳米多孔钯催化喹啉类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的放大实验 | 第89页 |
3.3.6 纳米多孔钯循环实验结果及循环后催化剂表征 | 第89-91页 |
3.3.7 纳米多孔钯催化喹啉类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 第91-92页 |
3.3.8 氘-氢交换实验结果及反应机理 | 第92-93页 |
3.3.9 氘标记实验结果 | 第93-94页 |
3.4 小结 | 第94-96页 |
4 纳米多孔钯催化腈类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 | 第96-114页 |
4.1 引言 | 第96-9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7-102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97-98页 |
4.2.2 纳米多孔钯催化腈类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的一般操作步骤 | 第98页 |
4.2.3 纳米多孔钯催化腈类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产物的谱图解析数据 | 第98-10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13页 |
4.3.1 纳米多孔钯的表征 | 第102页 |
4.3.2 反应条件优化 | 第102-103页 |
4.3.3 底物范围的考察 | 第103-106页 |
4.3.4 纳米多孔钯浸出实验结果 | 第106-107页 |
4.3.5 纳米多孔钯催化腈类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的放大实验 | 第107页 |
4.3.6 纳米多孔钯循环实验结果及循环后催化剂表征 | 第107-109页 |
4.3.7 纳米多孔钯催化腈类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 第109-110页 |
4.3.8 氘-氢交换实验结果及反应的机理 | 第110-112页 |
4.3.9 氘标记实验结果 | 第112页 |
4.3.10 纳米多孔钯催化腈类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机理 | 第112-113页 |
4.4 小结 | 第113-11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14-118页 |
5.1 结论 | 第114-116页 |
5.2 创新点 | 第116页 |
5.3 展望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5页 |
附录A 英文缩写注释 | 第135-136页 |
附录B 部分代表性化合物核磁谱图 | 第136-15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52-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
作者简介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