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非公益募捐的法律困境 | 第10-13页 |
(一) 典型案例 | 第10页 |
1. 线上非公益募捐 | 第10页 |
2. 线下非公益募捐 | 第10页 |
(二) 案例思考 | 第10-13页 |
1. 非公益募捐的合法性问题 | 第10-12页 |
2. 非公益募捐的公信力问题 | 第12页 |
3. 非公益募捐的捐赠余额所有权问题 | 第12-13页 |
二、非公益募捐的法律分析 | 第13-20页 |
(一) 非公益募捐的涵义法律上不明确 | 第13-14页 |
1. 非公益募捐的概念 | 第13页 |
2. 非公益募捐的特点 | 第13-14页 |
(1) 受益人的特定性 | 第13页 |
(2) 捐赠人的广泛性 | 第13页 |
(3) 募集人法定化 | 第13-14页 |
(4) 非牟利性 | 第14页 |
(二) 非公益募捐的法律性质理论上不统一 | 第14-17页 |
1. 学术界存在的主要观点评析 | 第14-16页 |
(1) 代理关系说 | 第14页 |
(2) 无因管理说 | 第14-15页 |
(3) 信托关系说 | 第15页 |
(4) 为第三人利益合同说 | 第15-16页 |
(5) 赠与合同说 | 第16页 |
2. 非公益募捐是附条件的利他赠与合同 | 第16-17页 |
(三) 非公益募捐的法律关系 | 第17-20页 |
1. 非公益募捐的主体 | 第17-18页 |
(1) 捐赠人 | 第17页 |
(2) 受益人 | 第17页 |
(3) 募集人 | 第17-18页 |
2. 非公益募捐的客体 | 第18页 |
3. 非公益募捐的内容 | 第18-20页 |
(1) 募集人的权利义务探析 | 第18-19页 |
(2) 捐赠人的权利义务探析 | 第19-20页 |
(3) 受益人的权利义务探析 | 第20页 |
三、规范非公益募捐的法律建议 | 第20-29页 |
(一) 非公益募捐之私法规制建议 | 第20-21页 |
1. 私法统一 | 第20-21页 |
2. 结合利他合同并参照赠与合同的理论适用法律来处理 | 第21页 |
3. 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处理 | 第21页 |
4. 援引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处理线上非公益募捐 | 第21页 |
(二) 非公益募捐之公法规制建议 | 第21-29页 |
1. 建议把非公益募捐纳入《慈善法》进行规范 | 第21-22页 |
2. 完善募集人主体制度建设 | 第22页 |
3. 明确捐赠财产余额所有权归属制度 | 第22-24页 |
(1) 在合同条款中作出约定 | 第23页 |
(2) 借鉴公益信托的近似原则 | 第23-24页 |
4. 加强对非公益募捐的公信力建设 | 第24-25页 |
(1) 设立监管机构 | 第24-25页 |
(2) 大力宣传非公益募捐的正面案例 | 第25页 |
5. 注重加强对线上非公益募捐的规范 | 第25-29页 |
(1) 明确线上非公益募捐合法性边界 | 第26-27页 |
(2) 加强对个人求助者的信息真实性披露和考察 | 第27-28页 |
(3) 加强对线上募捐平台的法治化管理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