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论

内容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引言第16-30页
    一、研究缘起第17-18页
    二、文献综述第18-26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8-21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21-26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6-28页
        (一) 研究方法第26-27页
        (二) 创新点第27-28页
    四、本文结构第28-30页
第一章 土壤生态修复的制度困境与反思第30-58页
    一、土壤污染现状与生态修复制度第31-37页
        (一)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特殊性第31-33页
        (二) 我国土壤生态修复举措第33-35页
        (三) 我国土壤生态修复的制度现状第35-37页
    二、土壤生态修复的制度困境第37-41页
        (一)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基于法律因果关系难以完全分配第37-39页
        (二) 土壤生态修复依靠行政措施存在信息成本问题第39-40页
        (三) 土壤生态修复于司法救济中存在公地悲剧问题第40-41页
    三、土壤生态修复的责任制度反思第41-45页
        (一) 以责任设定作为土壤生态修复制度的核心第42-43页
        (二) 以责任制度解决土壤生态破坏的历史问题第43-45页
        (三) 以责任制度维护土壤生态健康第45页
    四、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界定第45-58页
        (一) 法律责任第46-48页
        (二)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第48-50页
        (三)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学理基础第50-58页
第二章 利益分享序列: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类型化标准第58-86页
    一、利益作为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划分的决定性因素第59-70页
        (一)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关涉的客观因素第61-65页
        (二)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关涉的主观因素第65-67页
        (三)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中的因素耦合第67-69页
        (四) 利益作为土壤生态修复决定性因素的验证第69-70页
    二、基于利益序列划分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逻辑进路第70-78页
        (一) 利益分享作为客观基础第70-73页
        (二) 价值评价作为归责依据第73-76页
        (三) 利益与价值的结合形成标准第76-78页
    三、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第78-86页
        (一) 不同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类型的范式第79-80页
        (二) 不同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类型的区别第80-83页
        (三) 不同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类型的竞合第83-86页
第三章 损益归责: 土壤生态修复的行为责任第86-109页
    一、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归责基础第87-92页
        (一) 土壤生态破坏行为的客观否定性第88-90页
        (二) 土壤生态破坏行为的主观有责性第90-92页
    二、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构成要件与具体类型第92-98页
        (一)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构成要件第92-96页
        (二)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主要类型第96-98页
    三、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实现机理第98-104页
        (一)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明确第99-100页
        (二)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启动第100-102页
        (三)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执行第102-103页
        (四)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法律监督第103-104页
    四、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中的特殊问题第104-109页
        (一) 土壤生态破坏行为认定的制度弹性第104-105页
        (二)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竞合第105-107页
        (三)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适用除外第107-109页
第四章 受益归责: 土壤生态修复的状态责任第109-132页
    一、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归责基础第110-115页
        (一) 土地管领事实产生的预防义务第111-112页
        (二) 土地利用收益分享产生的有责性第112-114页
        (三) 土壤生态修复利益占有产生的责任可能性第114-115页
    二、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构成要件与类型第115-121页
        (一)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构成要件第115-117页
        (二)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特征与类型第117-121页
    三、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实现机理第121-127页
        (一) 设置法定义务作为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触发条件第122-124页
        (二) 设置强制机构作为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实现机制第124-127页
    四、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中的特殊问题第127-132页
        (一)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与行为责任的关系第128页
        (二)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限度第128-129页
        (三)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分配第129-130页
        (四)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抗辩事由第130-132页
第五章 分益归责: 土壤生态修复的社会责任第132-156页
    一、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的归责基础第133-140页
        (一) 社会发展与土壤生态破坏的相关性第134-136页
        (二) 个体承担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局限性第136-138页
        (三) 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设定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第138-140页
    二、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的构成要件第140-147页
        (一)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的事实要件第141-143页
        (二)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的规范要件第143-147页
    三、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的实现机理第147-151页
        (一)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以财税机制作为实现渠道第147-149页
        (二) 土壤生态修复的社会责任以行政机制作为实现方式第149-150页
        (三)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以监督机制作为实现保证第150-151页
    四、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中的特殊问题第151-156页
        (一)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中的重复担责问题第151-152页
        (二)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与政府责任第152-153页
        (三)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第153-154页
        (四)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实现过程当中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第154-156页
第六章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制度设计第156-186页
    一、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制度的设计原则第157-162页
        (一) 利益分享序列归责原则第159页
        (二) 同一利益序列中的公平归责原则第159-160页
        (三)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必要原则第160-162页
    二、土壤生态修复的侵权责任制度第162-169页
        (一) 明确土壤生态修复的侵权责任制度内涵第163-164页
        (二) 土壤生态修复的过错责任制度第164-166页
        (三) 特殊侵权责任:土壤生态修复无过错责任制度第166页
        (四) 土壤生态修复侵权责任承担制度第166-169页
    三、土壤生态修复的状态责任制度第169-175页
        (一)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归责原则第169-170页
        (二)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启动条件第170页
        (三)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制度构成第170-172页
        (四)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承担制度第172-175页
    四、土壤生态修复的社会责任制度第175-181页
        (一) 土壤生态修复的社会责任制度的基本问题第176-177页
        (二) 构建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的具体制度第177-180页
        (三) 明确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中的行政责任第180-181页
    五、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监督与救济第181-186页
        (一)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监督制度第181-184页
        (二)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救济制度第184-186页
结论第186-188页
参考文献第188-197页
致谢第197-200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怠于履行行政职责行为规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环境行政公众参与权的规范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