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过渡族金属氧化物应用于超级电容器 | 第9-14页 |
1.2.1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 | 第9页 |
1.2.2 超级电容器的种类与原理 | 第9-11页 |
1.2.3 离子插入型超级电容器 | 第11-14页 |
1.3 过渡族金属氧化物/磷化物复合结构应用于HER | 第14-17页 |
1.3.1 过渡族金属磷化物应用于酸性HER | 第15页 |
1.3.2 过渡族金属磷化物应用于碱性HER | 第15-17页 |
1.4 课题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实验仪器与研究方法 | 第18-26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18-19页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19页 |
2.3 表征与测试仪器 | 第19-20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19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19-20页 |
2.3.3 X射线衍射仪 | 第20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 | 第20页 |
2.3.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 第20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0-23页 |
2.4.1 ZnO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 第20-21页 |
2.4.2 单晶Zn_xCo_(1-x)O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 第21-22页 |
2.4.3 多晶CoO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 第22页 |
2.4.4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极制备 | 第22-23页 |
2.4.5 NiO纳米线的制备 | 第23页 |
2.4.6 NiP_2/NiO纳米线的制备 | 第23页 |
2.4.7 Pt/C电极的制备 | 第23页 |
2.5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23-26页 |
2.5.1 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方法 | 第23-25页 |
2.5.2 HER性能测试方法 | 第25-26页 |
第3章 Zn_xCo_(1-x)O纳米线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 第26-48页 |
3.1 本章引言 | 第26-27页 |
3.2 Zn_xCo_(1-x)O纳米线的制备 | 第27页 |
3.3 材料的表征 | 第27-36页 |
3.3.1 Zn_xCo_(1-x)O纳米线的表征 | 第27-33页 |
3.3.2 多晶CoO纳米线的表征 | 第33-36页 |
3.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36-45页 |
3.4.1 CoO纳米线电化学性能 | 第36-39页 |
3.4.2 单晶CoO纳米线性能提升原因 | 第39-42页 |
3.4.3 Zn_xCo_(1-x)O纳米线电化学性能 | 第42-43页 |
3.4.4 Zn_xCo_(1-x)O纳米线性能提升原因 | 第43-45页 |
3.5 Zn_(0.04)Co_(0.96)O/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性能 | 第45-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NiP_2/NiO纳米线碱性HER性能研究 | 第48-60页 |
4.1 本章引言 | 第48-49页 |
4.2 NiP_2/NiO纳米线的制备 | 第49页 |
4.3 材料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 | 第49-59页 |
4.3.1 NiO纳米线的表征 | 第49-51页 |
4.3.2 NiP_2/NiO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51-52页 |
4.3.3 NiP_2/NiO纳米线的电催化性能 | 第52-56页 |
4.3.4 NiP_2/NiO纳米线性能提升原因 | 第56-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全文结论 | 第60-61页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