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中数学圆锥曲线部分教材难度比较--以中国人教A版和美国Glencoe版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问题 | 第10-11页 |
1.3 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1.3.1 教材 | 第11页 |
1.3.2 教材难度 | 第11页 |
1.3.3 圆锥曲线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5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第14-21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1.1 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第14页 |
2.1.2 圆锥曲线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1.3 教材难度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2 理论框架 | 第18-21页 |
2.2.1 内容广度 | 第19页 |
2.2.2 内容深度 | 第19页 |
2.2.3 例题与习题难度 | 第19-20页 |
2.2.4 教材难度 | 第20-21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1-27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3.1.1 中国高中教材 | 第21页 |
3.1.2 美国高中教材 | 第21-22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3.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23-27页 |
3.3.1 问卷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23-26页 |
3.3.2 内容分析中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26-27页 |
4 两版教材圆锥曲线部分内容广度的比较研究 | 第27-34页 |
4.1 内容知识点的统计结果 | 第27-28页 |
4.2 内容广度分析 | 第28-34页 |
5 两版教材圆锥曲线部分内容深度的比较研究 | 第34-43页 |
5.1 内容深度的质性分析 | 第34-39页 |
5.2 内容深度的量化分析 | 第39-43页 |
6 两版教材圆锥曲线部分例题与习题难度的比较研究 | 第43-73页 |
6.1 例题与习题的界定与数量统计 | 第43-45页 |
6.2 例题与习题难度的质性分析 | 第45-60页 |
6.2.1 例题与习题要求水平 | 第45-51页 |
6.2.2 例题与习题知识点数量 | 第51-57页 |
6.2.3 例题与习题背景 | 第57-60页 |
6.3 例题难度的量化分析 | 第60-66页 |
6.3.1 例题要求水平 | 第60-62页 |
6.3.2 例题知识点数量 | 第62-63页 |
6.3.3 例题背景 | 第63-65页 |
6.3.4 例题难度 | 第65-66页 |
6.4 习题难度的量化分析 | 第66-73页 |
6.4.1 习题要求水平 | 第66-68页 |
6.4.2 习题知识点数量 | 第68-69页 |
6.4.3 习题背景 | 第69-71页 |
6.4.4 习题难度 | 第71-73页 |
7 研究的结论、建议与思考 | 第73-80页 |
7.1 研究的结论 | 第73-76页 |
7.2 对人教A版圆锥曲线部分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76-78页 |
7.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