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客观要求 | 第10页 |
1.1.2 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对教师教的客观要求 | 第10页 |
1.1.3 高考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 第10-11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4 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4.1 教学能力结构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4.2 教师核心能力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4.3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1.5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17-19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1.5.2 问卷研究法 | 第17-18页 |
1.5.3 访谈研究法 | 第18页 |
1.5.4 案例研究法 | 第18-19页 |
2 核心概念界定与课堂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研究 | 第19-26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课堂教学 | 第19页 |
2.1.2 课堂教学能力 | 第19-20页 |
2.1.3 课堂教学的核心能力 | 第20-21页 |
2.2 课堂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 第21-24页 |
2.2.1 课堂教学能力结构分析 | 第21-22页 |
2.2.2 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析 | 第22-24页 |
2.3 课堂教学能力构成要素预设 | 第24-26页 |
3 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核心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 | 第26-39页 |
3.1 实证研究的设计和过程 | 第26-28页 |
3.1.1 研究方式 | 第26-27页 |
3.1.2 样本选择 | 第27-28页 |
3.1.3 数据处理方式 | 第28页 |
3.2 一轮教师问卷分析 | 第28-31页 |
3.2.1 问卷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3.2.2 构成要素修改 | 第31页 |
3.3 专家访谈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3.3.1 访谈问题的整合 | 第32页 |
3.3.2 结构初建 | 第32-34页 |
3.4 二轮教师问卷分析 | 第34-37页 |
3.4.1 一级维度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3.4.2 二级维度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3.5 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核心能力结构框架建构 | 第37-39页 |
4 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核心能力结构的理论解析 | 第39-56页 |
4.1 核心能力结构的解读 | 第39-53页 |
4.1.1 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 | 第39-43页 |
4.1.2 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力 | 第43-46页 |
4.1.3 课堂教学的反思能力 | 第46-49页 |
4.1.4 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 | 第49-53页 |
4.2 核心能力结构整体特征 | 第53-56页 |
4.2.1 核心能力的融通性 | 第53-54页 |
4.2.2 核心能力的发展性 | 第54-56页 |
5 结论与反思 | 第56-5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5.2 研究反思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