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1.1 根结线虫概述 | 第9-15页 |
1.1.1 种类与分布 | 第9-10页 |
1.1.2 根结线虫对植物危害 | 第10-11页 |
1.1.3 根结线虫病害防治方法 | 第11-15页 |
1.1.3.1 农业防治 | 第11页 |
1.1.3.2 物理防治 | 第11-12页 |
1.1.3.3 化学防治 | 第12页 |
1.1.3.4 生物防治 | 第12-15页 |
1.2 微生物菌剂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微生物菌剂简介 | 第15页 |
1.2.2 微生物菌剂的功能和作用 | 第15-16页 |
1.2.3 微生物菌剂在解磷解钾作用方面研究和应用 | 第16-18页 |
1.2.3.1 解磷微生物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2.3.2 解钾微生物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4 微生物菌剂在根结线虫病害防病效果方面研究和应用 | 第18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兼具解磷解钾生防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第20-31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0-23页 |
2.1.1 土样采集 | 第20页 |
2.1.2 解磷解钾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 第20-21页 |
2.1.2.1 土壤细菌的分离 | 第20-21页 |
2.1.2.2 解钾菌株的筛选 | 第21页 |
2.1.2.3 解磷菌株的筛选 | 第21页 |
2.1.3 解磷解钾菌株杀线虫能力测试 | 第21-22页 |
2.1.3.1 根结线虫分离 | 第21页 |
2.1.3.2 杀线虫能力测试 | 第21-22页 |
2.1.4 兼具解磷解钾功能生防菌株的鉴定 | 第22-23页 |
2.1.4.1 形态学鉴定 | 第22页 |
2.1.4.2 生理生化鉴定 | 第22页 |
2.1.4.3 细菌gyrB基因分子鉴定 | 第22-2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9页 |
2.2.1 解磷解钾菌株筛选结果 | 第23页 |
2.2.2 解磷解钾菌株杀线虫测定结果 | 第23-24页 |
2.2.3 兼具解磷解钾生防菌株的鉴定结果 | 第24-29页 |
2.2.3.1 菌株形态学特征 | 第24-27页 |
2.2.3.2 菌株生理生化鉴定 | 第27页 |
2.2.3.3 细菌gyrB基因分子鉴定结果 | 第27-29页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供试菌株的生物学活性及其相容性测定 | 第31-4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6页 |
3.1.1 供试菌株发酵液杀线虫活性测定 | 第31-32页 |
3.1.2 供试菌株发酵液对卵抑制效果测定 | 第32页 |
3.1.2.1 虫卵悬浮液的制备 | 第32页 |
3.1.2.2 供试菌株发酵液制备 | 第32页 |
3.1.2.3 线虫卵抑制率测定 | 第32页 |
3.1.3 供试菌株解磷效果测定 | 第32-33页 |
3.1.3.1 磷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3页 |
3.1.3.2 供试菌株解磷能力测定 | 第33页 |
3.1.4 供试菌株解钾效果测定 | 第33-34页 |
3.1.4.1 钾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4页 |
3.1.4.2 供试菌株解钾能力测定 | 第34页 |
3.1.5 供试菌株分泌植物生长素含量测定 | 第34-35页 |
3.1.5.1 IAA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4-35页 |
3.1.5.2 供试菌株分泌生长素定量测试 | 第35页 |
3.1.6 供试菌株相容性测定及综合生防作用 | 第35-36页 |
3.1.6.1 供试真菌菌株与细菌菌株之间相容性测定 | 第35-36页 |
3.1.6.2 供试细菌菌株之间相容性测定 | 第36页 |
3.1.6.3 供试真菌菌株之间相容性测定 | 第36页 |
3.1.6.4 供试菌株发酵液组合生防作用 | 第3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4页 |
3.2.1 供试菌株发酵液杀线虫活性测定 | 第36-37页 |
3.2.2 供试菌株发酵液对卵抑制效果测定 | 第37-39页 |
3.2.3 供试菌株解磷效果测定 | 第39-40页 |
3.2.4 供试菌株解钾效果测定 | 第40页 |
3.2.5 供试菌株分泌植物生长素含量测定 | 第40-41页 |
3.2.6 供试菌株相容性测定及综合生防作用 | 第41-44页 |
3.2.6.1 菌株之间相容性测定结果 | 第41-43页 |
3.2.6.2 供试菌株组合对根结线虫幼虫及虫卵抑制效果 | 第43-44页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供试菌株不同组合对番茄植株促生长效果试验 | 第46-5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9页 |
4.1.1 材料 | 第46-48页 |
4.1.1.1 土壤处理 | 第46页 |
4.1.1.2 供试植株 | 第46-47页 |
4.1.1.3 供试菌株 | 第47页 |
4.1.1.4 菌株发酵液组合 | 第47页 |
4.1.1.5 发酵条件 | 第47-48页 |
4.1.2 试验设计 | 第48页 |
4.1.2.1 菌株发酵液对番茄盆栽植株生长影响 | 第48页 |
4.1.2.2 菌株发酵液对温室田间番茄植株生长影响 | 第48页 |
4.1.3 测试方法 | 第48-49页 |
4.1.4 数据分析 | 第4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4.2.1 供试菌株发酵液对番茄盆栽植株生长的影响 | 第49-52页 |
4.2.2 供试菌株发酵液对番茄田间植株生长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3-55页 |
第五章 供试菌株不同组合对番茄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 | 第55-60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5.1.1 供试菌株发酵液及肥料 | 第55-56页 |
5.1.2 供试植株 | 第56页 |
5.1.3 试验地点 | 第56页 |
5.1.4 试验方法 | 第56页 |
5.1.5 试验处理 | 第56页 |
5.1.6 测定方法 | 第56-57页 |
5.1.7 数据分析 | 第57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Abstract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