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引言 | 第8-14页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1.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培养汽车维修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 第8页 |
2.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国家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政策要求 | 第8页 |
3.一体化教学优化是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发展内生性需求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3.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研究目的 | 第12页 |
2.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2-14页 |
1.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一)关键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二)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1.杜威的教学理论 | 第15页 |
2.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 第15页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4.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 第16页 |
(三)一体化教学的形成、特征和实施条件 | 第16-19页 |
1.一体化教学的形成 | 第16-17页 |
2.一体化教学的特征 | 第17-18页 |
3.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条件 | 第18-19页 |
三、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现状与优化途径 | 第19-26页 |
(一)当前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二)当前制约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实施效果的原因探讨 | 第20-22页 |
(三)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优化的途径 | 第22-26页 |
1.深入理解一体化教学理念,提高顶层设计的科学性 | 第22-23页 |
2.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学资源的匹配性 | 第23-24页 |
3.大量采用微观教学法,优化一体化教学实施 | 第24-26页 |
四、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优化实践 | 第26-47页 |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优化 | 第26-27页 |
(二)教材和工作页开发 | 第27页 |
(三)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优化 | 第27-47页 |
1.“资讯”环节 | 第28-35页 |
2.“计划”环节 | 第35-38页 |
3.“决策”环节 | 第38-43页 |
4.“实施”环节 | 第43-45页 |
5.“控制”环节 | 第45页 |
6.“评价”环节 | 第45-47页 |
五、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优化的成效 | 第47-51页 |
(一)学生方面 | 第47-48页 |
(二)教师方面 | 第48-49页 |
(三)教学设计方面 | 第49-51页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1页 |
(二)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附录1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电路检修”一体化教材 | 第53-58页 |
附录2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电路检修”工作页 | 第58-62页 |
攻硕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后记(致谢)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