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游憩休闲功能提升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高速公路服务区相关研究 | 第11-17页 |
1.2.1.1 国外服务区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1.2.1.2 国内服务区研究 | 第14-17页 |
1.2.2 游憩休闲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框架 | 第18-2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概述和相关理论 | 第21-26页 |
2.1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概述 | 第21-22页 |
2.1.1 服务区的概念 | 第21页 |
2.1.2 服务区的作用 | 第21-22页 |
2.1.3 服务区的特点 | 第22页 |
2.2 提升游憩休闲功能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3-24页 |
2.2.3 推拉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国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26-33页 |
3.1 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现状 | 第26-29页 |
3.1.1 服务区现有功能 | 第26页 |
3.1.2 服务区优秀案例 | 第26-29页 |
3.2 高速公路服务区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3.2.1 业态相似度较高,缺乏自身特色 | 第29页 |
3.2.2 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性价比待提高 | 第29页 |
3.2.3 功能相对单一,空间布局不合理 | 第29-30页 |
3.2.4 信息化建设落后,活动较为枯燥 | 第30页 |
3.2.5 服务效率较低,等待时间过长 | 第30页 |
3.3 高速公路服务区未来发展趋势 | 第30-33页 |
3.3.1 由传统功能向休闲功能转变 | 第30-31页 |
3.3.2 部分服务区将延伸客运功能 | 第31页 |
3.3.3 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服务区的支持 | 第31页 |
3.3.4 某些区域服务区可以成为农产品集散地 | 第31页 |
3.3.5 服务区有潜力发展成为商贸平台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游憩休闲功能提升的必要性 | 第33-36页 |
4.1 服务区是地方发展的名片 | 第33-34页 |
4.1.1 反映地方经济水平 | 第33页 |
4.1.2 展示区域文化特色 | 第33页 |
4.1.3 塑造独特社会形象 | 第33页 |
4.1.4 提供特产交易平台 | 第33-34页 |
4.2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 第34页 |
4.3 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 第34页 |
4.4 适应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 | 第34-36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游客需求分析 | 第36-51页 |
5.1 问卷设计及回收 | 第36页 |
5.2 样本分析 | 第36-38页 |
5.3 回归分析 | 第38-39页 |
5.4 需求分析 | 第39-45页 |
5.5 满意度分析 | 第45-48页 |
5.6 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第六章 仪征高速公路服务区实例分析 | 第51-58页 |
6.1 仪征服务区的基本概况 | 第51-52页 |
6.1.1 仪征服务区的交通量 | 第51页 |
6.1.2 仪征服务区的功能指标 | 第51-52页 |
6.2 仪征服务区的现状综述 | 第52-55页 |
6.3 仪征服务区的满意度调查 | 第55-56页 |
6.4 仪征服务区的案例启示 | 第56-58页 |
第七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游憩休闲功能提升措施 | 第58-66页 |
7.1 政府加强监管,提供各项支持 | 第58-59页 |
7.2 改进传统功能,保障基本需求 | 第59页 |
7.3 完善配套设施,突出人性化服务 | 第59-61页 |
7.4 优化环境设计,营造舒适氛围 | 第61页 |
7.5 融入地方特色,丰富服务区内涵 | 第61-62页 |
7.6 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多样化业态 | 第62页 |
7.7 创新经营管理,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第62-64页 |
7.8 加强区域合作,打造服务区品牌 | 第64-66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一 高速公路服务区满意度调查 | 第71-73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