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hEGF-Dybowskin-2CDYa融合多肽的表达纯化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第12-13页
引言第13-30页
    0.1 概述第13-15页
    0.2 抗菌肽的分类及结构特点第15-17页
        0.2.1 α-螺旋结构类第15页
        0.2.2 开放性螺旋结构类第15-16页
        0.2.3 β-折叠型第16页
        0.2.4 环链结构类第16-17页
    0.3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第17-20页
        0.3.1 胞外作用机制第17-18页
        0.3.2 胞内作用机制第18-19页
        0.3.3 对真核细胞无影响的原因第19-20页
    0.4 抗菌肽的生物学活性第20-22页
        0.4.1 抗菌肽对细菌的作用第20页
        0.4.2 抗菌肽对病毒的作用第20-21页
        0.4.3 抗菌肽对真菌的作用第21页
        0.4.4 抗菌肽对原虫的作用第21页
        0.4.5 抗菌肽对抗肿瘤作用第21页
        0.4.6 溶血活性第21页
        0.4.7 其他生物学功能第21-22页
    0.5 抗菌肽的应用前景第22-23页
        0.5.1 食品工业及食品保藏应用前景第22页
        0.5.2 药用及临床应用前景第22-23页
        0.5.3 畜牧水产养殖业应用前景第23页
        0.5.4 农业工程应用前景第23页
    0.6 抗菌肽基因工程表达策略第23-25页
        0.6.1 表达系统的选择第23-24页
        0.6.2 人表皮生长因子第24-25页
        0.6.3 表达策略第25页
    0.7 表达纯化第25-27页
        0.7.1 包涵体的洗涤第26页
        0.7.2 包涵体的变性溶解第26页
        0.7.3 影响包涵体复性的物理因素第26-27页
        0.7.4 包涵体复性方法第27页
    0.8 冻干保护剂第27-29页
        0.8.1 糖类第28页
        0.8.2 氨基酸第28页
        0.8.3 多羟基化合物第28页
        0.8.4 蛋白质第28-29页
        0.8.5 聚合物第29页
        0.8.6 其他类型的保护剂第29页
    0.9 本文目的和意义第29-30页
第一章 hEGF-Dybowskin-2CDYa融合多肽的表达工艺优化第30-40页
    1.1 引言第30-31页
    1.2 实验材料第31-33页
        1.2.1 菌株第31页
        1.2.2 实验试剂第31页
        1.2.3 主要仪器第31页
        1.2.4 溶液和培养基配制第31-33页
    1.3 实验方法第33-35页
        1.3.1 阳性重组子的摇瓶水平活化与诱导第33页
        1.3.2 诱导产物的SDS-PAGE分析第33-34页
        1.3.3 发酵工艺优化第34-35页
        1.3.4 表达产物的确认第35页
    1.4 结果第35-38页
        1.4.1 诱导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第35-36页
        1.4.2 表达工艺优化第36-38页
        1.4.3 融合多肽的表达方式分析第38页
    1.5 讨论第38-40页
第二章 融合多肽hEGF-Dybowskin-2CDYA的纯化与功能研究第40-55页
    2.1 引言第40-41页
    2.2 实验材料第41-43页
        2.2.1 菌株第41页
        2.2.2 实验试剂第41-42页
        2.2.3 实验主要仪器第42页
        2.2.4 溶液与培养基的配制第42-43页
    2.3 实验方法第43-46页
        2.3.1 包涵体的处理第43-44页
        2.3.2 镍离子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第44页
        2.3.3 蛋白的纯化处理第44页
        2.3.4 纯化产物的Western Blot鉴定第44-45页
        2.3.5 融合多肽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第45页
        2.3.6 划痕实验检测融合多肽对NIH3T3细胞迁移的影响第45-46页
        2.3.7 纯化产物的抑菌活性检测第46页
    2.4 实验结果第46-53页
        2.4.1 洗脱条件分析第46-48页
        2.4.2 冻干保护剂初步筛选第48页
        2.4.3 Western Blot鉴定分析第48页
        2.4.4 NIH3T3细胞增殖分析第48-49页
        2.4.5 融合多肽对NIH3T3细胞增殖的时间效用第49-50页
        2.4.6 细胞划痕实验结果第50-52页
        2.4.7 纯化产物活性检测分析第52-53页
    2.5 小结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岭地区长8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下一篇:博克斯公民治理理论视角下社区治理模型建立问题研究--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