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1.1 含酚废水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1.1.1 含酚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 第8页 |
1.1.2 氯酚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1.2 基于H_2O_2的高级氧化技术 | 第12-16页 |
1.2.1 光催化H_2O_2分解 | 第12页 |
1.2.2 碱催化H_2O_2分解 | 第12-13页 |
1.2.3 Fenton及类Fenton法 | 第13-14页 |
1.2.4 其它重金属催化 | 第14-15页 |
1.2.5 W和Mo过渡金属催化 | 第15-16页 |
1.3 钼酸盐催化剂 | 第16-18页 |
1.3.1 钼酸盐碱性条件下的催化反应 | 第16-17页 |
1.3.2 钼酸盐酸性条件下的催化反应 | 第17-18页 |
1.4 选题依据 | 第18-20页 |
第2章 钼酸根催化过氧化氢降解邻氯苯酚的研究 | 第20-44页 |
2.1 引言 | 第20-22页 |
2.2 实验试剂和设备 | 第22页 |
2.2.1 实验试剂和设备 | 第2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2.3.1 准备实验 | 第22页 |
2.3.2 MoO_4~(2-)催化H_2O_2降解邻氯苯酚实验 | 第22-23页 |
2.3.3 实验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2.3.4 实验表征分析 | 第25-26页 |
2.4 结果及讨论 | 第26-29页 |
2.4.1 MoO_4~(2-)催化H_2O_2降解邻氯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 第26-27页 |
2.4.2 不同H_2O_2浓度对MoO_4~(2-)/H_2O_2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27页 |
2.4.3 不同钼酸根种类对MoO_4~(2-)/H_2O_2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4 邻氯苯酚降解过程中溶液中TOC含量分析 | 第28-29页 |
2.5 MoO_4~(2-)/H_2O_2体系降解邻氯苯酚机制的研究 | 第29-42页 |
2.5.1 自由基掩蔽剂对邻氯苯酚降解的影响 | 第29页 |
2.5.2 EPR测定反应中活性物质 | 第29页 |
2.5.3 反应中探针实验检测自由基 | 第29-34页 |
2.5.4 降解产物分析 | 第34-39页 |
2.5.5 机制探究 | 第39-42页 |
2.6 小结 | 第42-44页 |
第3章 MoO_4~(2-)/Cu~(2+)酸性条件下协同催化H_2O_2降解邻氯苯酚的研究 | 第44-54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实验试剂和设备 | 第45页 |
3.2.1 实验试剂和设备 | 第4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3.3.1 准备实验 | 第45页 |
3.3.2 MoO_4~(2-)-M~(n+)协同催化H_2O_2实验 | 第45-46页 |
3.3.3 实验分析方法 | 第46页 |
3.4 结果及讨论 | 第46-53页 |
3.4.1 MoO_4~(2-)与金属离子协同催化H_2O_2实验 | 第46页 |
3.4.2 不同比例的MoO_4~(2-):Cu~(2+)对催化H_2O_2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3 MoO_4~(2-)与Cu~(2+)协同催化不同浓度H_2O_2的研究 | 第47-48页 |
3.4.4 MoO_4~(2-)与Cu~(2+)协同催化H_2O_2降解邻氯苯酚 | 第48-49页 |
3.4.5 MoO_4~(2-)与Cu~(2+)协同催化H_2O_2体系中探针实验 | 第49-53页 |
3.5 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4.1 结论 | 第54-55页 |
4.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