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制动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策略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引言第9页
    1.2 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与分类第9-12页
    1.3 混合动力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2-13页
    1.4 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协调问题与研究现状第13-16页
        1.4.1 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协调控制问题提出第13-14页
        1.4.2 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协调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第16-17页
        1.5.1 本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第16页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6-17页
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参数匹配与验证第17-37页
    2.1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参数匹配第17-28页
        2.1.1 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方案第19-20页
        2.1.2 汽车动力源选型与参数设计第20-23页
        2.1.3 动力电池选型与参数设计第23-25页
        2.1.4 传动系统选型与参数设计第25-27页
        2.1.5 参数匹配结果第27-28页
    2.2 动力性与经济性验证第28-36页
        2.2.1 整车工作模式划分第28-31页
        2.2.2 Cruise建模步骤第31-32页
        2.2.3 Cruise动力性经济性仿真第32-36页
    2.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3 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第37-47页
    3.1 传统四驱汽车制动力分配策略第37-40页
    3.2 前后电机制动强度特性曲线第40-41页
    3.3 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制动力分配策略第41-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部件建模第47-59页
    4.1 发动机模型建立第47-48页
    4.2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建立第48-53页
        4.2.1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第49-51页
        4.2.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第51-53页
    4.3 液压制动系统模型建立第53-54页
    4.4 电池模型建立第54-55页
    4.5 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第55-56页
    4.6 驾驶员模型第56-57页
    4.7 本章小结第57-59页
5 制动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策略第59-71页
    5.1 制动模式切换评价分析第59页
    5.2 模式切换分类第59-60页
    5.3 制动模式动力学分析第60-62页
        5.3.1 本文系统结构第60-61页
        5.3.2 制动模式动力学分析第61-62页
    5.4 电机液压制动力动态响应特性分析第62-64页
        5.4.1 电机制动力响应特性分析第62-63页
        5.4.2 液压制动力响应特性分析第63-64页
    5.5 制动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策略第64-68页
        5.5.1 协调控制策略第65-66页
        5.5.2 液压制动力变化率控制第66-68页
        5.5.3 协调控制流程第68页
    5.6 本章小结第68-71页
6 仿真与分析第71-81页
    6.1 制动模式切换协调控制仿真结果第72-76页
        6.1.1 联合制动与液压制动模式切换仿真第72-74页
        6.1.2 电机制动与液压制动模式切换仿真第74-76页
    6.2 循环工况仿真验证第76-80页
        6.2.1 联合制动模式切换到液压制动模式第78页
        6.2.2 液压制动模式切换到复合制动模式第78-79页
        6.2.3 电机制动模式切换到液压制动模式第79-80页
        6.2.4 液压制动模式切换到电机制动模式第80页
    6.3 本章小结第80-81页
7 总结第81-83页
致谢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附录第89页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9页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第89页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氮化镓器件的电动汽车充电机中无桥PFC应用技术研究
下一篇:超高强硼钢板梯度控温相变强化模式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