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生物数据的数值特征提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5-2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6-18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8-21页
        1.2.1 蛋白质序列数值特征提取方法第18-20页
        1.2.2 基因表达谱数据双聚类分析方法第20-21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21-23页
    1.4 本文结构组织第23-25页
第2章 蛋白质序列及基因数据分析方法第25-40页
    2.1 基础知识介绍第25-28页
        2.1.1 微阵列数据第25-26页
        2.1.2 亚细胞位置数据集第26-28页
    2.2 基因表达数据的双聚类算法第28-32页
        2.2.1 双聚类模型第28页
        2.2.2 双聚类类型第28-29页
        2.2.3 双聚类算法研究第29-32页
    2.3 亚细胞定位方法第32-38页
        2.3.1 基于序列编码的特征提取方法第32-34页
        2.3.2 蛋白质分类算法第34-38页
            2.3.2.1 基于统计的分类预测方法第35-36页
            2.3.2.2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预测方法第36-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3章 基于基因表达谱数据的共表达分析方法第40-61页
    3.1 表达谱数据基本概念第40-41页
    3.2 基于双聚类的基因共表达分析第41-52页
        3.2.1 基因之间的相似得分第41-42页
        3.2.2 双聚类相似得分第42-43页
        3.2.3 加法双聚类及条件选择第43-44页
        3.2.4 基于遗传算法的双聚类搜索策略第44-45页
        3.2.5 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大相似双聚类实现第45-48页
        3.2.6 数据集及评价指标第48页
        3.2.7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52页
    3.3 基于通路模块的基因共表达分析第52-60页
        3.3.1 实验方法第52页
        3.3.2 过滤法第52-53页
        3.3.3 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第53-56页
        3.3.4 实验结果第56-60页
    3.4 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基于融合数值特征模型的亚细胞定位方法第61-78页
    4.1 基于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多数值特征融合方法第61-71页
        4.1.1 原理与方法第62-64页
        4.1.2 数据集第64-66页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6-71页
    4.2 基于局部信息及全局信息融合的数值特征提取方法第71-77页
        4.2.1 蛋白序列全局特征第71-72页
        4.2.2 蛋白序列局部特征第72-73页
        4.2.3 实验与分析第73-77页
    4.5 小结第77-78页
第5章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方法第78-89页
    5.1 迁移预测方法第78-83页
        5.1.1 平衡数据构建第78-79页
        5.1.2 蛋白质序列的特征提取与特征向量构建第79-81页
        5.1.3 迁移预测第81-83页
    5.2 迁移预测实验分析与方法比较第83-88页
        5.2.1 数据集第83-85页
        5.2.2 迁移学习与Boosting第85-86页
        5.2.3 与其它亚细胞定位方法比较第86-87页
        5.2.4 第二组数据集第87-88页
    5.3 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基于序列及功能注释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第89-99页
    6.1 引言第89页
    6.2 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方法第89-90页
    6.3 一种基于蛋白质序列信息及本体注释信息融合的预测方法第90-93页
        6.3.1 蛋白质功能注释方法第91-92页
        6.3.2 注释信息融合第92-93页
        6.3.3 序列信息及注释信息融合第93页
    6.4 实验数据及评价指标第93-94页
        6.4.1 数据集第93-94页
        6.4.2 评价指标第94页
    6.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94-98页
        6.5.1 酵母菌数据集上实验结果第94-96页
        6.5.2 人类数据集上实验结果第96页
        6.5.2 独立数据集上实验结果第96-97页
        6.5.4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评价第97-98页
    6.6 小结第98-99页
结论第99-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3-114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sgRNA策略便利于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基因组改造和动物模型构建
下一篇:多株土壤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