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符号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石灰石湿法 | 第12页 |
1.2.2 双碱法脱硫 | 第12-13页 |
1.2.3 湿式镁法脱硫 | 第13页 |
1.2.4 海水脱硫 | 第13-14页 |
1.3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 | 第14-16页 |
1.3.1 水盐体系相平衡理论与意义 | 第14页 |
1.3.2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相关体系相平衡研究进展 | 第15页 |
1.3.4 水盐体系相平衡计算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1.3.5 水盐体系相平衡计算平台开发现状 | 第16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9-27页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19-22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2.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1-22页 |
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22-23页 |
2.3 分析与表征方法 | 第23-24页 |
2.3.1 钙、镁离子分析 | 第23-24页 |
2.3.2 亚硫酸根、硫酸根分析 | 第24页 |
2.3.3 仪器表征 | 第24页 |
2.4 亚硫酸镁的制备 | 第24-27页 |
第三章 硫酸根和亚硫酸根测试研究 | 第27-33页 |
3.1 仪器参数的选择 | 第27页 |
3.2 稳定剂与固定剂 | 第27-29页 |
3.3 工作曲线、检出限和回收率 | 第29-31页 |
3.4 样品检测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25℃下Ca~(2+)、Mg~(2+)//SO_3~(2-)、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 第33-45页 |
4.1 25℃下Ca~(2+)//SO_3~(2-)、SO_4~(2-)-H_2O三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 第33-38页 |
4.2 25℃下Mg~(2+)//SO_3~(2-)、SO_4~(2-)-H_2O三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 第38-39页 |
4.3 25℃下Ca~(2+)、Mg~(2+//SO_3~(2-)H_2O三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 第39-41页 |
4.4 25℃下Ca~(2+)、Mg~(2+)//SO_3~(2-)、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 第41-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Ca~(2+)、Mg~(2+)//SO_3~(2-)、SO_4~(2-)-H_2O四元体系及其三元子体系相平衡计算 | 第45-59页 |
5.1 电解质溶液计算的理论基础 | 第45-49页 |
5.1.1 Debye-Huckel理论 | 第45-46页 |
5.1.2 单一电解质溶液的计算 | 第46-47页 |
5.1.3 混合电解质溶液的计算 | 第47-49页 |
5.2 未知作用参数求解 | 第49页 |
5.3 三元子体系相平衡计算 | 第49-54页 |
5.3.1 Ca~(2+)、Mg~(2+//SO_4~(2-)-H_2O体系 | 第50-52页 |
5.3.2 Ca~(2+)//SO_3~(2-)、SO_4~(2-)-H_2O体系 | 第52-53页 |
5.3.3 Mg~(2+)//SO_3~(2-)、SO_4~(2-)-H_2O体系 | 第53页 |
5.3.4 Ca~(2+)、Mg~(2+//SO_3~(2-)H_2O体系 | 第53-54页 |
5.4 Ca~(2+)、Mg~(2+)//SO_3~(2-)、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计算 | 第54-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第六章 水盐体系相平衡计算软件开发 | 第59-69页 |
6.1 理论基础 | 第59页 |
6.2 开发工具简介 | 第59-60页 |
6.3 运行需求 | 第60页 |
6.4 程序流程图 | 第60-62页 |
6.5 运算实例测试 | 第62-64页 |
6.6 程序源代码 | 第64页 |
6.7 基于Pitzer理论水盐体系相平衡计算软件的实现 | 第64-66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1 | 第81-87页 |
附录2 | 第87-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