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 夜间人工光源 | 第11页 |
2 昆虫的趋光性 | 第11-13页 |
2.1 昆虫趋光性的应用 | 第12页 |
2.2 不同种类趋光性昆虫的敏感光源存在差异 | 第12页 |
2.3 不同种类趋光性昆虫的上灯节律存在差异 | 第12-13页 |
3 夜间人工光源对昆虫的胁迫 | 第13页 |
4 热激蛋白在昆虫响应环境胁迫中的作用 | 第13-16页 |
4.1 热激蛋白的分类 | 第14页 |
4.2 热激蛋白的功能 | 第14-16页 |
5 昆虫神经肽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5.1 昆虫神经肽的种类和分布 | 第17-18页 |
5.2 昆虫神经肽的功能 | 第18-19页 |
6 棉铃虫对人工光源的反应特点 | 第19-20页 |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棉铃虫对光胁迫的生物学响应 | 第21-28页 |
1 前言 | 第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2.1 供试昆虫 | 第21-22页 |
2.2 实验处理 | 第22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3.1 长期光胁迫对棉铃虫成虫生殖和寿命的影响 | 第22-24页 |
3.2 长期光胁迫处理对棉铃虫幼虫历期的影响 | 第24-25页 |
3.3 长期光胁迫处理对棉铃虫蛹历期的影响 | 第25页 |
3.4 长期光胁迫处理对棉铃虫蛹过冷却的点的影响 | 第25-26页 |
4 讨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棉铃虫头部转录组数据库的构建及响应光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 第28-51页 |
1 前言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2.1 昆虫饲养 | 第29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29-30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30-31页 |
2.4 TotalRNA样品检测 | 第31页 |
2.5 转录组建库 | 第31页 |
2.6 基因功能注释 | 第31页 |
2.7 差异基因分析 | 第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9页 |
3.1 数据过滤与拼接结果 | 第31-32页 |
3.2 转录组基因功能注释情况 | 第32-37页 |
3.3 差异基因分析 | 第37-39页 |
3.4 关键通路与差异基因 | 第39-41页 |
3.5 UVA光胁迫与黑暗对照差异基因的类别分析 | 第41-49页 |
4 讨论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棉铃虫响应光胁迫的神经肽基因鉴定及表达 | 第51-73页 |
1 前言 | 第5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1-56页 |
2.1 昆虫饲养 | 第51-52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52-53页 |
2.3 神经肽基因比对 | 第53页 |
2.4 光胁迫处理 | 第53页 |
2.5 昆虫头部RNA提取 | 第53页 |
2.6 基因组DNA清除与反转录 | 第53-54页 |
2.7 qPCR引物设计 | 第54-55页 |
2.8 引物扩增效率及特异性检验 | 第55页 |
2.9 神经肽基因定量表达 | 第55页 |
2.10 数据分析 | 第55-5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6-70页 |
3.1 神经肽及肽样激素的鉴定 | 第56-64页 |
3.3 CCHamide | 第64-65页 |
3.4 neuroparsin和eclosionhormone | 第65-66页 |
3.5 shortneuropeptideF | 第66-67页 |
3.6 其他神经肽 | 第67页 |
3.7 棉铃虫神经肽前体加工酶基因以及神经肽受体基因预测 | 第67-70页 |
4 讨论 | 第70-73页 |
第五章 棉铃虫和模式昆虫果蝇响应光胁迫时热激蛋白的表达 | 第73-104页 |
1 前言 | 第7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3-84页 |
2.1 供试昆虫 | 第73页 |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73-76页 |
2.3 UVA照射处理 | 第76-77页 |
2.4 昆虫RNA提取 | 第77页 |
2.5 基因组DNA清除与反转录 | 第77页 |
2.6 热激蛋白基因鉴定 | 第77-81页 |
2.7 qPCR引物设计 | 第81-83页 |
2.8 引物扩增效率及特异性检验 | 第83-84页 |
2.9 热激蛋白基因定量表达 | 第84页 |
2.10 果蝇热激蛋白基因上游调控区分析 | 第8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84-99页 |
3.1 棉铃虫小热激蛋白基因的鉴定及特征描述 | 第84-86页 |
3.2 棉铃虫HSC90基因的鉴定 | 第86-88页 |
3.3 棉铃虫HSC70基因的鉴定 | 第88-90页 |
3.4 棉铃虫Hsp60基因的鉴定 | 第90-95页 |
3.5 棉铃虫热激蛋白基因响应光胁迫的表达 | 第95-96页 |
3.6 果蝇热激蛋白基因响应光胁迫的表达 | 第96-97页 |
3.7 差异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分析 | 第97-99页 |
4 讨论 | 第99-104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04-107页 |
1 全文总结 | 第104-105页 |
2 创新点 | 第105页 |
3 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124-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