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薯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马铃薯(土豆)病虫害论文

StRFP1在马铃薯晚疫病抗性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1 前言第13-30页
    1.1 马铃薯及晚疫病概况第13-15页
    1.2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类型及育种存在的问题第15-17页
    1.3 植物抗病免疫应答第17-22页
        1.3.1 PAMP激发的免疫应答(PTI)第17-19页
        1.3.2 效应子激发的免疫应答(ETI)第19-21页
        1.3.3 马铃薯免疫应答研究进展第21-22页
    1.4 泛素途径与植物免疫应答第22-28页
        1.4.1 泛素分类与功能第22-26页
        1.4.2 泛素连接酶与植物免疫信号传递第26-28页
    1.5 本研究的提出及意义第28-3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0-42页
    2.1 实验材料第30-31页
        2.1.1 植物材料第30页
        2.1.2 菌株及载体第30页
        2.1.3 晚疫病菌第30-31页
    2.2 实验方法第31-42页
        2.2.1 生物信息学分析数据库及软件第31页
        2.2.2 flg22,CF诱导与cDNA制备第31-32页
        2.2.3 PCR及定量qRT-PCR第32页
        2.2.4 质粒提取、琼脂糖胶回收、质粒酶切及载体构建第32-34页
        2.2.5 大肠杆菌与农杆菌的转化第34页
        2.2.6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第34-35页
        2.2.7 Westernblot第35页
        2.2.8 VIGS沉默NbATL60及R/Avr基因瞬时表达第35-36页
        2.2.9 晚疫病原菌培养与接种第36-37页
        2.2.10 原核表达和体外泛素活性检测第37页
        2.2.11 膜系统酵母文库构建第37-38页
        2.2.12 膜系统酵母文库筛选第38-40页
        2.2.13 膜系统酵母双杂交(Y2H)点对点验证第40页
        2.2.14 互作蛋白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验证第40-41页
        2.2.15 软件及数据分析第41-4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2-68页
    3.1 StRFP1序列分析与同源性鉴定第42-44页
    3.2 StRFP1和NbATL60响应晚疫病菌PAMPs和flg22的诱导第44-46页
    3.3 StRFP1和NbATL60定位在细胞膜上第46-49页
    3.4 StRFP1和NbATL60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第49-52页
    3.5 本氏烟中VIGSNbATL60促进晚疫病菌扩展第52-55页
    3.6 瞬时表达StRFP1和NbATL60抑制本氏烟病斑扩展第55-58页
    3.7 本氏烟中VIGSNbATL60不影响INF1和AVR/R诱导的HR第58-59页
    3.8 StRFP1和NbATL60调控PTI途径maker基因表达第59-61页
    3.9 马铃薯膜体系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第61-62页
    3.10 膜系统文库筛选StRFP1互作蛋白第62-64页
    3.11 StRFP1候选互作蛋白验证第64-66页
    3.12 StACY和St14-3-3功能初步验证第66-68页
4 讨论与展望第68-74页
    4.1 StRFP1和NbATL60参与PTI和ETI免疫响应第68-69页
    4.2 StRFP1和NbATL60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抗性调节第69-70页
    4.3 StRFP1和NbATL60调控免疫需要泛素活性第70页
    4.4 StRFP1的定位和功能第70-71页
    4.5 StRFP1与互作蛋白间可能的识别机制第71-72页
    4.6 研究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96页
附录A 酵母文库构建所用试剂盒及试剂信息第96-97页
附录B 培养基配方及试剂第97-101页
附录C 本研究所用的引物和载体第101-107页
附录D 本研究涉及基因CDS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第107-113页
附录E 博士期间发表或参与发表的文章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类蔬菜中四种农药残留外推及组限量推荐中的规律研究
下一篇:棉铃虫响应光胁迫的特点及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