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4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6-30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2-30页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1.3.3 章节结构 | 第31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第31-3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2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科研团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第34-53页 |
2.1 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平衡记分卡框架 | 第34页 |
2.2 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使命与战略目标 | 第34-36页 |
2.2.1 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的使命 | 第35页 |
2.2.2 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战略目标 | 第35页 |
2.2.3 构建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 | 第35-36页 |
2.3 各指标体系的说明 | 第36-45页 |
2.3.1 财务层面 | 第36-38页 |
2.3.2 顾客层面 | 第38-40页 |
2.3.3 内部流程层面 | 第40-43页 |
2.3.4 学习与成长层面 | 第43-45页 |
2.4 考核指标的确定 | 第45-52页 |
2.4.1 设计院总计绩效指标的设计 | 第45-46页 |
2.4.2 团队指标的建立 | 第46-49页 |
2.4.3 团队负责人绩效指标的建立 | 第49-50页 |
2.4.4 团队负责人指标的说明 | 第50-52页 |
2.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评价方法 | 第53-60页 |
3.1 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53-57页 |
3.1.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53-54页 |
3.1.2 构建绩效评价的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 第54-57页 |
3.2 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进行评价 | 第57-60页 |
第四章 应用案例 | 第60-94页 |
4.1 现状及问题 | 第60-64页 |
4.1.1 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现状 | 第60页 |
4.1.2 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组织结构 | 第60-62页 |
4.1.3 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存在的问题 | 第62页 |
4.1.4 团队负责人人力资源状况 | 第62-64页 |
4.2 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使命与战略目标 | 第64-66页 |
4.2.1 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的使命 | 第64页 |
4.2.2 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目标 | 第64页 |
4.2.3 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地图 | 第64-66页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6-75页 |
4.3.1 构建判断矩阵及打分 | 第66页 |
4.3.2 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第66-75页 |
4.4 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各维度权重分布综合评价 | 第75页 |
4.5 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目标值的确定 | 第75-80页 |
4.5.1 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评价指标目标值的确定 | 第75-78页 |
4.5.2 定性指标的确定 | 第78-80页 |
4.6 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绩效评价模型 | 第80-92页 |
4.6.1 团队和团队负责人绩效综合得分情况 | 第80-82页 |
4.6.2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第82-91页 |
4.6.3 团队绩效与团队负责人绩效之间的关系 | 第91-92页 |
4.7 绩效评价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92-94页 |
结束语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9-100页 |
附录一 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团队及团队负责人绩效评价专家问卷表 | 第100-107页 |
附录二 团队、团队负责人绩效评价专家问卷表 | 第107-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