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网约车政府管制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2.1 政府管制的概念及理论 | 第13-16页 |
2.1.1 经济性管制 | 第14页 |
2.1.2 社会性管制 | 第14-15页 |
2.1.3 公共利益理论 | 第15页 |
2.1.4 成本与收益理论 | 第15-16页 |
2.2 网约车概述 | 第16-17页 |
2.2.1 网约车的概念 | 第16页 |
2.2.2 网约车的特殊性 | 第16-17页 |
2.3 网约车政府管制的内容与模式 | 第17-20页 |
2.3.1 网约车政府管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2.3.2 网约车政府管制的模式选择 | 第19-20页 |
第三章 西安市网约车市场发展与政府管制的现状 | 第20-31页 |
3.1 西安市网约车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3.2 西安市网约车市场现有的政府管制内容及其影响 | 第22-25页 |
3.2.1 西安市网约车政府管制内容 | 第22-23页 |
3.2.2 西安市网约车政府管制模式 | 第23-24页 |
3.2.3 西安市政府管制对网约车的影响 | 第24-25页 |
3.3 西安网约车政府管制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3.3.1 责任不清,增加监管成本 | 第25-26页 |
3.3.2 进入管制过于严苛,隐藏垄断隐患 | 第26-27页 |
3.3.3 不合理的隐性价格管制,体现过度干预市场的色彩 | 第27-28页 |
3.3.4 服务质量管制的不到位 | 第28页 |
3.3.5 政府与平台的关系没有厘清 | 第28-29页 |
3.4 西安网约车政府管制问题的生成原因 | 第29-31页 |
3.4.1 顶层设计不完善 | 第29页 |
3.4.2 信息偏差 | 第29页 |
3.4.3 管制俘虏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国外及国内一些地区网约车政府管制的经验及启示 | 第31-39页 |
4.1 国外一些国家网约车政府管制经验 | 第31-35页 |
4.1.1 新加坡网约车管制经验 | 第31-32页 |
4.1.2 美国网约车管制经验 | 第32-33页 |
4.1.3 英国网约车管制经验 | 第33-34页 |
4.1.4 法国网约车管制经验 | 第34-35页 |
4.2 国内一些城市的网约车政府管制经验 | 第35-36页 |
4.2.1 严格抑制网约车发展城市 | 第35-36页 |
4.2.2 适度鼓励网约车发展城市 | 第36页 |
4.3 国内外网约车政府管制经验的启示 | 第36-39页 |
4.3.1 积极推动立法 | 第37页 |
4.3.2 促进新老行业的有序竞争 | 第37-38页 |
4.3.3 维护新兴行业的发展 | 第38-39页 |
第五章 西安市网约车政府管制的创新路径 | 第39-44页 |
5.1 明确政府定位 | 第39-40页 |
5.1.1 市场竞争的引导者 | 第40页 |
5.1.2 市场运行的管制者 | 第40页 |
5.1.3 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 第40页 |
5.2 地方政府网约车管制的改善措施 | 第40-44页 |
5.2.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维护市场秩序 | 第41页 |
5.2.2 放松事前管制,激发市场活力 | 第41-42页 |
5.2.3 加强事中事后管制,明确责任形式 | 第42-43页 |
5.2.4 增加平台自主权,激发市场活力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件:西安市网约车调查问卷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