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1 植物细胞壁的特性 | 第11-14页 |
1.1.1 植物细胞壁的结构 | 第11页 |
1.1.2 植物细胞壁的组成 | 第11-13页 |
1.1.3 植物细胞壁的合成 | 第13-14页 |
1.2 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的特性 | 第14-16页 |
1.2.1 纤维素的结构 | 第14页 |
1.2.2 纤维素合酶的结构 | 第14-15页 |
1.2.3 纤维素合酶的功能 | 第15-16页 |
1.3 植物细胞壁与生长发育 | 第16-22页 |
1.3.1 植物细胞壁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2 植物细胞壁对株高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3 植物细胞壁对倒伏的影响 | 第18页 |
1.3.4 植物激素对细胞壁的影响 | 第18-20页 |
1.3.5 植物细胞壁抵御病害 | 第20-21页 |
1.3.6 盐胁迫对细胞壁的影响 | 第21-22页 |
1.3.7 植物细胞壁与生殖生长 | 第22页 |
1.4 植物细胞壁与生物质能的发展 | 第22-24页 |
1.4.1 发展生物质能的意义 | 第22-23页 |
1.4.2 木质纤维素产乙醇 | 第23-24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4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7页 |
2.1.1 水稻材料 | 第25页 |
2.1.2 载体和菌株 | 第25-26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46页 |
2.2.1 总RNA的提取与纯化 | 第27-28页 |
2.2.2 超表达载体及互补载体构建 | 第28-34页 |
2.2.3 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筛选、分化、生根及移栽 | 第34-35页 |
2.2.4 转基因苗阳性苗PCR鉴定 | 第35-36页 |
2.2.5 T-DNA纯合突变体的鉴定 | 第36-37页 |
2.2.6 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37-38页 |
2.2.7 田间材料性状测定 | 第38-39页 |
2.2.8 透射电镜观察 | 第39页 |
2.2.9 细胞壁多糖抗原表位荧光免疫检测 | 第39-40页 |
2.2.10 细胞壁多糖成分提取 | 第40-41页 |
2.2.11 木质素及灰分的测定过程 | 第41-42页 |
2.2.12 比色法测定五碳糖、六碳糖和糖醛酸 | 第42页 |
2.2.13 纤维素聚合度(DP)测定 | 第42-44页 |
2.2.14 纤维素酶解发酵 | 第44-4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6-70页 |
3.1 OsCesA5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鉴定 | 第46-47页 |
3.2 OsCesA5纯合突变体株高降低 | 第47-48页 |
3.3 OsCesA5超表达植株阳性苗株高增加 | 第48-49页 |
3.4 OsCesA5突变体和超表达植株基因表达比较分析 | 第49-51页 |
3.5 OsCesA5对茎秆节间长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3.6 OsCesA5纯合突变体倒伏指数下降 | 第52页 |
3.7 OsCesA5对茎秆的纤维素聚合度(DP)和结晶度(CrI)的影响 | 第52-54页 |
3.8 OsCesA5细胞壁主要成分变化 | 第54-55页 |
3.9 OsCesA5对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部分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5-57页 |
3.10 OsCesA5对细胞壁厚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3.11 OsCesA5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58-59页 |
3.12 OsCesA5基因遗传互补试验 | 第59-60页 |
3.13 OsCesA5对酶解发酵的影响 | 第60-63页 |
3.14 拟南芥AtCesAs在水稻中异源表达 | 第63-70页 |
3.14.1 转基因水稻表型观察 | 第63-65页 |
3.14.2 转基因水稻节间长度降低 | 第65-67页 |
3.14.3 转基因植株机械拉力降低 | 第67-69页 |
3.14.4 转基因植株纤维素荧光染色 | 第69-70页 |
4 讨论 | 第70-73页 |
4.1 OsCesA5基因与纤维素合成 | 第70页 |
4.2 OsCesA5与细胞伸长、细胞分裂 | 第70-71页 |
4.3 水稻初生壁对次生壁的影响 | 第71页 |
4.4 水稻株高与纤维素特征 | 第71-73页 |
5 论文数据说明 | 第7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5页 |
附录 | 第85-93页 |
附录1:常用试剂配方 | 第85-91页 |
附录2:Q-PCR引物 | 第91-92页 |
附录3:标准曲线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