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内外关于企业资产证券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外关于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2.1 资产证券化的原理 | 第17-18页 |
2.1.1 信息不对称假说 | 第17页 |
2.1.2 风险重置假说 | 第17-18页 |
2.2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第18页 |
2.3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 第18-19页 |
2.4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运作 | 第19-22页 |
2.4.1 参与主体 | 第19-21页 |
2.4.2 操作流程 | 第21-22页 |
2.5 文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23-38页 |
3.1 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的相关理论 | 第23页 |
3.1.1 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的含义 | 第23页 |
3.1.2 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包含的内容 | 第23页 |
3.2 财务指标效应分析 | 第23-27页 |
3.2.1 盈利能力分析 | 第24-25页 |
3.2.2 偿债能力分析 | 第25-26页 |
3.2.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26页 |
3.2.4 发展能力分析 | 第26-27页 |
3.3 财务风险效应分析 | 第27-28页 |
3.4 财务目标效应分析 | 第28-29页 |
3.5 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案例分析 | 第29-37页 |
3.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9页 |
3.5.2 项目概况 | 第29-34页 |
3.5.3 华侨城A财务指标效应分析 | 第34-36页 |
3.5.4 华侨城A财务风险效应分析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实证分析 | 第38-52页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38页 |
4.2 运用回归分析研究财务指标效应和财务风险效应 | 第38-44页 |
4.2.1 研究设计 | 第38-40页 |
4.2.2 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4.3 运用事件分析法实证分析财务目标效应 | 第44-50页 |
4.3.1 事件窗口的定义 | 第44页 |
4.3.2 样本选择标准及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4.3.3 计算估计参数 | 第45-47页 |
4.3.4 计算正常收益率和超额收益率 | 第47-48页 |
4.3.5 假设检验 | 第48页 |
4.3.6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2-5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5.2 提升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正效应的建议 | 第52-54页 |
5.2.1 原始权益人应合理选择融资方式 | 第52-53页 |
5.2.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 第53页 |
5.2.3 提升专业技能,加强从业队伍建设 | 第53-54页 |
5.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