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财务效应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内外关于企业资产证券化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国内外关于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3 研究述评第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第17-23页
    2.1 资产证券化的原理第17-18页
        2.1.1 信息不对称假说第17页
        2.1.2 风险重置假说第17-18页
    2.2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定义第18页
    2.3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特征第18-19页
    2.4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第19-22页
        2.4.1 参与主体第19-21页
        2.4.2 操作流程第21-22页
    2.5 文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的理论分析第23-38页
    3.1 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的相关理论第23页
        3.1.1 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的含义第23页
        3.1.2 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包含的内容第23页
    3.2 财务指标效应分析第23-27页
        3.2.1 盈利能力分析第24-25页
        3.2.2 偿债能力分析第25-26页
        3.2.3 营运能力分析第26页
        3.2.4 发展能力分析第26-27页
    3.3 财务风险效应分析第27-28页
    3.4 财务目标效应分析第28-29页
    3.5 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案例分析第29-37页
        3.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29页
        3.5.2 项目概况第29-34页
        3.5.3 华侨城A财务指标效应分析第34-36页
        3.5.4 华侨城A财务风险效应分析第36-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实证分析第38-52页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38页
    4.2 运用回归分析研究财务指标效应和财务风险效应第38-44页
        4.2.1 研究设计第38-40页
        4.2.2 检验结果与分析第40-44页
    4.3 运用事件分析法实证分析财务目标效应第44-50页
        4.3.1 事件窗口的定义第44页
        4.3.2 样本选择标准及数据来源第44-45页
        4.3.3 计算估计参数第45-47页
        4.3.4 计算正常收益率和超额收益率第47-48页
        4.3.5 假设检验第48页
        4.3.6 实证结果分析第48-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2-55页
    5.1 研究结论第52页
    5.2 提升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正效应的建议第52-54页
        5.2.1 原始权益人应合理选择融资方式第52-53页
        5.2.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第53页
        5.2.3 提升专业技能,加强从业队伍建设第53-54页
    5.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探究中国A股市场“特质波动率之谜”--基于Fama&French因子模型
下一篇:非经常性损益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