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权众筹监管制度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股权众筹概述 | 第16-23页 |
2.1 股权众筹的概念与特点 | 第16-17页 |
2.1.1 股权众筹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股权众筹的特点 | 第16-17页 |
2.2 股权众筹的主体和运作模式 | 第17-18页 |
2.2.1 股权众筹的主体 | 第17页 |
2.2.2 股权众筹的运作模式 | 第17-18页 |
2.3 股权众筹的法律属性 | 第18-19页 |
2.3.1 构成证券发行 | 第18页 |
2.3.2 构成公开发行 | 第18-19页 |
2.4 股权众筹的价值 | 第19-20页 |
2.4.1 满足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 第19页 |
2.4.2 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渠道 | 第19-20页 |
2.4.3 符合国家的政策走向 | 第20页 |
2.5 我国股权众筹的发展历程 | 第20-23页 |
2.5.1 新生阶段 | 第20-21页 |
2.5.2 发展阶段 | 第21页 |
2.5.3 治理阶段 | 第21-23页 |
3 我国股权众筹模式存在的风险和监管困境 | 第23-28页 |
3.1 我国股权众筹模式的风险分析 | 第23-25页 |
3.1.1 筹资者面临的风险 | 第23页 |
3.1.2 投资者面临的风险 | 第23-24页 |
3.1.3 股权众筹平台面临的风险 | 第24-25页 |
3.2 我国股权众筹监管困境 | 第25-28页 |
3.2.1 我国股权众筹监管现状 | 第25-26页 |
3.2.2 我国股权众筹监管困境 | 第26-28页 |
4 美国对股权众筹监管的探索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6页 |
4.1 美国股权众筹监管立法发展概况 | 第28-29页 |
4.2 美国股权众筹监管问题及相应对策 | 第29-33页 |
4.2.1 股权众筹合法性问题及对策 | 第29页 |
4.2.2 投资者保护困难及对策 | 第29-31页 |
4.2.3 平台的规制和发展问题及对策 | 第31-33页 |
4.3 美国股权众筹监管制度的启示 | 第33-36页 |
4.3.1 美国股权众筹监管制度的立法经验 | 第33-34页 |
4.3.2 美国股权众筹监管制度的不足之处 | 第34-36页 |
5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股权众筹监管制度的建议 | 第36-43页 |
5.1 确立股权众筹豁免制度 | 第36-37页 |
5.2 设置适度的筹资者信息披露义务 | 第37-38页 |
5.3 建立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 第38-39页 |
5.3.1 筹资总额和投资总额的双重限制 | 第38-39页 |
5.3.2 其他关于保护投资者的关键设计 | 第39页 |
5.4 明确股权众筹平台的主体资格和义务职责 | 第39-41页 |
5.4.1 明确股权众筹平台的主体资格 | 第40页 |
5.4.2 明确股权众筹平台的义务和职责 | 第40-41页 |
5.5 建立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作者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