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以上海市某法院数据为样本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9-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4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五、论文结构第15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5-16页
第一章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基本概况第16-32页
    第一节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界定第16-17页
        一、刑释人员的含义第16页
        二、重新犯罪的含义第16-17页
    第二节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现状与特征第17-32页
        一、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现状第18-22页
        二、上海市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基本特点第22-32页
第二章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分析第32-41页
    第一节 导致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的社会原因第32-36页
        一、教育功能的缺失导致刑释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第32-33页
        二、社会的歧视和家庭的冷漠使刑释人员趋于低龄化第33-35页
        三、缺少管控和帮助机制导致刑释人员难有就业机会第35-36页
    第二节 导致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的个体原因第36-41页
        一、刑释人员自我排斥,难以融入社会第37-38页
        二、刑释人员缺乏教育,法律观念淡薄第38页
        三、刑释人员顽疾难除,易受犯罪诱惑第38-39页
        四、刑释人员不正心理,贪图不劳而获第39-41页
第三章 预防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手段措施第41-53页
    第一节 从监狱工作中预防重新犯罪第41-44页
        一、规范改造手段,促进心理矫正第41-42页
        二、科学分类管理,严控高重罪犯第42-43页
        三、试行劳动用工,促进重返社会第43-44页
    第二节 从城市人口管理角度预防重新犯罪第44-46页
        一、加强城市常规人口管理第45页
        二、完善特殊人群帮教工作第45-46页
    第三节 刑释人员的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第46-50页
        一、发展多种安置模式第46-48页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48-50页
    第四节 发挥家庭感化挽救作用第50-53页
        一、家庭教育功能第50-51页
        二、家庭再社会化作用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7-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著作权犯罪疑难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股权众筹监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