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三氯乙烯污染现状 | 第10页 |
1.1.2 三氯乙烯特点及危害 | 第10-11页 |
1.2 三氯乙烯治理概述 | 第11-14页 |
1.2.1 异位抽出技术 | 第11页 |
1.2.2 原位处理技术 | 第11-14页 |
1.3 纳米铁修复地下水TCE的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3.1 纳米材料基础理论 | 第14页 |
1.3.2 纳米铁制备方法概述 | 第14-17页 |
1.3.3 纳米铁改性技术概述 | 第17-18页 |
1.3.4 纳米铁修复地下水TCE污染的应用 | 第18-21页 |
1.4 壳聚糖与海泡石改性纳米铁国内外现状 | 第21-22页 |
1.4.1 壳聚糖包覆纳米铁研究现状 | 第21页 |
1.4.2 海泡石负载纳米铁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2-25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2章 改性纳米铁制备与表征 | 第25-41页 |
2.1 实验器材 | 第25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5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2 改性纳米铁制备方法选择 | 第25-28页 |
2.2.1 纳米铁制备方法选择 | 第25-26页 |
2.2.2 实验条件控制 | 第26-28页 |
2.3 改性纳米铁的制备 | 第28-30页 |
2.3.1 液相还原法制备壳聚糖包覆型纳米铁 | 第28-29页 |
2.3.2 海泡石负载型纳米铁制备 | 第29-30页 |
2.4 纳米铁表征 | 第30-35页 |
2.4.1 壳聚糖包覆型纳米铁表征 | 第30-33页 |
2.4.2 海泡石负载型纳米铁表征 | 第33-35页 |
2.5 改性纳米铁性能探究 | 第35-39页 |
2.5.1 壳聚糖包覆型纳米铁性能探究 | 第35-37页 |
2.5.2 海泡石负载型纳米铁性能探究 | 第37-39页 |
2.5.3 对比壳聚糖包覆与海泡石负载对纳米铁性能的影响 | 第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2.6.1 改性纳米铁表征结果 | 第39-40页 |
2.6.2 改性纳米铁性能分析结果 | 第40-41页 |
第3章 改性纳米铁去除TCE批实验研究 | 第41-51页 |
3.1 实验器材 | 第41页 |
3.1.1 实验药品 | 第41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3.2.1 TCE分析方法 | 第41-43页 |
3.3 结论分析 | 第43-49页 |
3.3.1 壳聚糖包覆型纳米铁对TCE降解影响的单因素实验 | 第43-46页 |
3.3.2 海泡石负载型纳米铁对TCE降解影响的单因素实验 | 第46-48页 |
3.3.3 改性材料对纳米铁去除TCE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TCE反应动力学及降解过程分析 | 第51-63页 |
4.1 壳聚糖包覆型纳米铁对TCE的去除过程 | 第51-54页 |
4.1.1 纳米铁投加量对去除TCE动力学分析 | 第51-52页 |
4.1.2 初始pH对去除TCE动力学分析 | 第52-53页 |
4.1.3 初始浓度对去除TCE动力学分析 | 第53-54页 |
4.2 负载型纳米铁去除TCE的反应动力性研究 | 第54-57页 |
4.2.1 纳米铁投加量对去除TCE动力学分析 | 第54-55页 |
4.2.2 反应体系pH对去除TCE动力学分析 | 第55-56页 |
4.2.3 初始浓度对去除TCE动力学分析 | 第56-57页 |
4.3 TCE的脱氯过程分析 | 第57-62页 |
4.3.1 脱氯基本理论 | 第57-58页 |
4.3.2 反应途径分析 | 第58-60页 |
4.3.3 降解产物分析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