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防水、防潮材料,嵌缝、密封材料论文

石炭系灰岩机制砂干混砂浆性能的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干混砂浆与传统砂浆对比第10-12页
        1.2.1 传统砂浆的弊端与局限性第10-11页
        1.2.2 干混砂浆的优势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机制砂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干混砂浆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干混砂浆的生产工艺流程第16页
    1.5 课题的意义第16-17页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第19-31页
    2.1 原材料的性能及相关指标第19-20页
        2.1.1 母岩第19页
        2.1.2 机制砂第19页
        2.1.3 水泥第19页
        2.1.4 粉煤灰第19-20页
        2.1.5 纤维素醚第20页
        2.1.6 水第20页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第20-21页
    2.3 试验方法第21-31页
        2.3.1 机制砂细度模数、堆积密度测定第21-22页
        2.3.2 干混砂浆的拌制第22-23页
        2.3.3 砂浆稠度测试第23页
        2.3.4 砂浆分层度试验第23-24页
        2.3.5 砂浆流动度试验第24-25页
        2.3.6 砂浆含气量和密度的测定第25页
        2.3.7 砂浆凝结时间的测定第25-26页
        2.3.8 砂浆保水性的测定第26-27页
        2.3.9 砂浆试件的制备与养护第27-28页
        2.3.10 砂浆的抗折、抗压强度试验第28-29页
        2.3.11 砂浆粘结性能试验第29页
        2.3.12 砂浆干缩试验第29-31页
第三章 机制砂粒径级配对干混砂浆性能的影响第31-40页
    3.1 试验方法第31-33页
        3.1.1 原材料性能第31页
        3.1.2 试验方案第31-33页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3-38页
        3.2.1 机制砂粒径级配对干混砂浆稠度的影响第33-34页
        3.2.2 机制砂粒径级配对干混砂浆保水性的影响第34-35页
        3.2.3 机制砂粒径级配对干混砂浆抗折强度的影响第35页
        3.2.4 机制砂粒径级配对干混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第35-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物理性能的影响第40-52页
    4.1 粉煤灰微观形貌分析第40-41页
    4.2 试验方案第41-43页
    4.3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流动性的影响第43-45页
    4.4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分层度的影响第45-46页
    4.5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含气量的影响第46-48页
    4.6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表观密度的影响第48-49页
    4.7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凝结时间的影响第49-50页
    4.8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2-64页
    5.1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力学强度的影响第52-60页
        5.1.1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抗折强度的影响第52-55页
        5.1.2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第55-60页
    5.2 机制砂干混砂浆配合比优化第60-62页
    5.3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耐久性的影响第64-71页
    6.1 抗冻性第64-67页
        6.1.1 冻融破坏的影响因素第64页
        6.1.2 冻融破坏的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第64-67页
    6.2 收缩性第67-70页
        6.2.1 砂浆收缩变形的影响因素第67页
        6.2.2 砂浆收缩变形的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第67-70页
    6.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七章 石炭系灰岩机制砂干混砂浆经济性评价第71-79页
    7.1 砂浆的配合比设计第71页
    7.2 干混砂浆市场分析第71-74页
        7.2.1 产品分析第71-72页
        7.2.2 未来全国建筑干混砂浆市场需求预测第72-73页
        7.2.3 市场价格第73-74页
    7.3 石炭系灰岩机制砂干混砂浆优越性分析第74-77页
        7.3.1 成本分析第74-75页
        7.3.2 使用效率分析第75-76页
        7.3.3 节能减排分析第76-77页
    7.4 干混砂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77-79页
        7.4.1 存在的问题第77页
        7.4.2 对策建议第77-79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8.1 结论第79-80页
    8.2 展望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格局演变与调控研究
下一篇:广州历史文化街区入口空间的引导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