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理论论文--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论文

基于四轮转向技术的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四轮转向技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四轮转向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2-14页
        1.2.1 四轮转向技术国外发展状况第13-14页
        1.2.2 四轮转向技术国内发展现状第14页
    1.3 4WS汽车的发展趋势第14-17页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17-19页
第2章 四轮转向汽车模型建立与分析第19-29页
    2.1 汽车动力学建模准备第19-20页
    2.2 二自由度二轮转向汽车的模型分析第20-24页
        2.2.1 模型假设第20-22页
        2.2.2 模型推导第22-24页
    2.3 二自由度四轮转向汽车的模型推导第24-26页
    2.4 以四轮为对象非完全简化模型推导第26-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的理论分析第29-35页
    3.1 四轮转向特性分析第29-30页
    3.2 四轮转向稳定性理论推导第30-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4章 基于MATALAB的4WS的仿真分析第35-55页
    4.1 MATLAB简介第35-37页
    4.2 前轮转角比列前馈控制的4WS系统第37-40页
    4.3 横摆角速度比例反馈控制的4WS系统第40-42页
    4.4 前轮比例前馈和后轮反馈的综合控制的4WS系统第42-45页
    4.5 基于PID控制的4WS系统第45-48页
        4.5.1 PID控制原理第45页
        4.5.2 PID四轮转向控制器设计思路第45-47页
        4.5.3 PID控制器的一般参数整定第47-48页
    4.6 基于遗传算法的PID参数整定方法第48-54页
        4.6.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第48-50页
        4.6.2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PID参数整定第50-52页
        4.6.3 仿真实现第52-54页
    4.7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基于模糊PID的4WS控制研究第55-67页
    5.1 模糊理论简介第55-58页
        5.1.1 模糊控制的产生及发展第55-56页
        5.1.2 模糊控制理论的特点及优势第56-57页
        5.1.3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第57-58页
    5.2 模糊PID控制的原理与参数选择第58-59页
        5.2.1 模糊PID控制原理第58页
        5.2.2 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选择第58-59页
    5.3 四轮转向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第59-64页
        5.3.1 隶属函数的确定第60-61页
        5.3.2 模糊控制规则的确定第61-62页
        5.3.3 模糊推理及接模糊第62-64页
    5.4 在SIMULINK中建立模糊PID控制器并仿真实现第64-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基于CARSIM和SIMULINK的4WS联合仿真第67-77页
    6.1 CARSIM介绍第67-71页
        6.1.1 CarSim软件的概述第67页
        6.1.2 CarSim软件的组成第67-69页
        6.1.3 CarSim软件求解器介绍第69-71页
    6.2 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方法第71-75页
        6.2.1 在Simulink中建立CarSim仿真模块以及参数设置第71-73页
        6.2.2 联合仿真实现及对比分析第73-75页
    6.3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7.1 结论第77-78页
    7.2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主水下机器人模块化浮力调节技术研究
下一篇:4G63系列汽油发动机涡轮增压设计与匹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