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4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2-25页 |
1.2.1 典型应用 | 第13-17页 |
1.2.2 静态稳定评估方法 | 第17-22页 |
1.2.3 暂态稳定评估方法 | 第22-25页 |
1.3 国内研究情况 | 第25-32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2章 暂态稳定状态的自动判断方法 | 第34-57页 |
2.1 暂态稳定状态的实用判别方法 | 第34-36页 |
2.2 振荡中心的识别 | 第36-47页 |
2.2.1 振荡中心的计算 | 第37-39页 |
2.2.2 实际电网机电暂态仿真中振荡中心的变化过程 | 第39-44页 |
2.2.3 机电暂态仿真软件中振荡中心的识别方法 | 第44-46页 |
2.2.4 振荡中心的应用 | 第46-47页 |
2.3 电压失稳的判断 | 第47-55页 |
2.3.1 实际电网中的电压变化过程分析 | 第48-53页 |
2.3.2 电压稳定的判断方法 | 第53-55页 |
2.4 暂态失稳性质的判断 | 第55-56页 |
2.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3章 薄弱断面的自动识别 | 第57-83页 |
3.1 基于网络自动收缩的断面搜索方法 | 第57-67页 |
3.1.1 高电压等级断面的自动搜索方法 | 第59-63页 |
3.1.2 电磁环网断面的自动搜索方法 | 第63-67页 |
3.2 薄弱断面的快速确定方法 | 第67-76页 |
3.2.1 基于多端口戴维南等值的静态输电能力快速评估方法 | 第68-72页 |
3.2.2 考虑网络结构变化影响的薄弱断面快速识别方法 | 第72-76页 |
3.3 算例分析 | 第76-81页 |
3.4 计算效率分析 | 第81页 |
3.5 小结 | 第81-83页 |
第4章 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校核 | 第83-92页 |
4.1 安控策略的描述 | 第83-88页 |
4.2 安控策略与电网运行方式的匹配 | 第88-91页 |
4.3 小结 | 第91-92页 |
第5章 系统安全稳定状态综合评估 | 第92-102页 |
5.1 在线稳定评估基本功能 | 第92-94页 |
5.2 在线稳定裕度评估功能 | 第94-98页 |
5.3 系统安全稳定状态的综合评价 | 第98-100页 |
5.4 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6章 安全稳定控制决策 | 第102-121页 |
6.1 功角稳定的辅助决策 | 第103-114页 |
6.1.1 基本思路 | 第103-105页 |
6.1.2 主要技术方法 | 第105-110页 |
6.1.3 算例分析 | 第110-114页 |
6.2 功角稳定的紧急控制决策 | 第114-119页 |
6.2.1 基本思路 | 第114-115页 |
6.2.2 主要技术方法 | 第115-117页 |
6.2.3 算例分析 | 第117-119页 |
6.3 小结 | 第119-12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4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与成果 | 第121-122页 |
7.2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32-13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33-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