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3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一、对班级管理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对群体的界定 | 第12页 |
三、对正式群体的界定 | 第12-13页 |
四、对非正式群体的界定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对中职学校非正式群体管理的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一、国内外对班级管理的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二、国内外对非正式群体的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三、目前对中职学校非正式群体管理研究的不足 | 第18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9-20页 |
三、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昆明市体育学校非正式群体现状调查 | 第23-43页 |
第一节 昆明市体育学校概况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调查设计 | 第24-25页 |
一、调查对象 | 第24页 |
二、调查工具 | 第24-25页 |
第三节 调查结果 | 第25-43页 |
一、问卷调查结果 | 第25-34页 |
二、访谈调查结果 | 第34-43页 |
第三章 昆明市体育学校非正式群体现象分析 | 第43-56页 |
第一节 昆明市体育学校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 | 第43-45页 |
一、共同的来源,归属的需要 | 第43-44页 |
二、家庭的影响,爱的需要 | 第44页 |
三、学校及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尊重的需要 | 第44页 |
四、个人目标的一致性,自我实现的需要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昆明市体育学校非正式群体的分类 | 第45-48页 |
一、积极型非正式群体 | 第46页 |
二、中间型非正式群体 | 第46-47页 |
三、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 第47页 |
四、破坏型非正式群体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昆明市体育学校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 第48-50页 |
一、群体的自发性 | 第48页 |
二、凝聚力较强 | 第48-49页 |
三、有“核心人物” | 第49页 |
四、规模较小 | 第49页 |
五、学习成绩不容乐观 | 第49-50页 |
第四节 昆明市体育学校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一、对班级管理的消极影响 | 第50-51页 |
二、对班级管理的积极影响 | 第51页 |
第五节 昆明市体育学校班级管理中非正式群体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51-56页 |
一、对非正式群体的重视不足 | 第51-52页 |
二、对不良行为治理力度不够 | 第52-53页 |
三、管理者的个性化倾向 | 第53-54页 |
四、家长配合不力 | 第54页 |
五、未能防范于未然 | 第54-56页 |
第四章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非正式群体管理策略 | 第56-69页 |
第一节 强化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 第56-59页 |
一、支持鼓励为前提,引导积极型非正式群体形成主流 | 第56-57页 |
二、适度发展为底线,巩固正式群体的力量 | 第57页 |
三、正确引导为方法,抓住核心人物的发展导向 | 第57-58页 |
四、不断反思为路线,改进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 | 第58-59页 |
第二节 发展中间型非正式群体 | 第59-61页 |
一、给予关注,积极对待中间型非正式群体 | 第59页 |
二、抓住特点,坚持以人为本 | 第59-60页 |
三、同伴教育,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环境 | 第60-61页 |
四、家校联合,积极鼓励特长的发挥 | 第61页 |
第三节 着力引导和改造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 第61-66页 |
一、倾心以待,建立信任 | 第61-62页 |
二、加强警示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第62-63页 |
三、转变地位为目标,让非正式群体向正式群体蜕化 | 第63-64页 |
四、抓住“核心人物”委以重任,展开治理 | 第64-65页 |
五、密切联系家长和教练,形成育人合力 | 第65-66页 |
第四节 大力治理破坏型非正式群体 | 第66-69页 |
一、加强法制教育,严肃警告 | 第66-67页 |
二、育人为主,大力改造 | 第67页 |
三、手拉手进行帮扶和治理 | 第67-68页 |
四、果断瓦解无可挽回的破坏型非正式群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9-71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9页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A:昆明市体育学校非正式群体现状调查问卷 | 第74-77页 |
附录B:昆明市体育学校非正式群体访谈提纲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