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驾驶员操作行为与绩效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 第17-27页 |
2.1 神经系统 | 第17-18页 |
2.1.1 交感神经 | 第17-18页 |
2.1.2 副交感神经 | 第18页 |
2.2 生理特性 | 第18-25页 |
2.2.1 心率变异性 | 第19-22页 |
2.2.2 视觉搜索特性 | 第22-25页 |
2.3 数学模型 | 第25-26页 |
2.3.1 AR模型 | 第25页 |
2.3.2 快速傅里叶变换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岸桥作业特征与操作行为分析 | 第27-37页 |
3.1 岸桥作业特征 | 第27-31页 |
3.1.1 岸桥结构种类 | 第27-29页 |
3.1.2 主要技术参数 | 第29-30页 |
3.1.3 主要工作机构 | 第30-31页 |
3.1.4 作业特点分析 | 第31页 |
3.2 操作行为分析 | 第31-36页 |
3.2.1 基本操作要求 | 第31-32页 |
3.2.2 操作流程与关键节点分析 | 第32-35页 |
3.2.3 操作阶段划分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HRV的岸桥驾驶员操作行为研究 | 第37-49页 |
4.1 不同操作阶段岸桥驾驶员HRV研究 | 第37-42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37页 |
4.1.2 实验设备 | 第37-38页 |
4.1.3 被试人员 | 第38-39页 |
4.1.4 实验方法 | 第39页 |
4.1.5 实验流程 | 第39-40页 |
4.1.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4.2 HRV与作业绩效随驾驶操作时间变化研究 | 第42-48页 |
4.2.1 实验目的 | 第42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42页 |
4.2.3 被试人员 | 第42页 |
4.2.4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4.2.5 实验流程 | 第43页 |
4.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垂直视野与视觉搜索绩效研究 | 第49-63页 |
5.1 垂直视野随眼动变化规律研究 | 第49-59页 |
5.1.1 实验目的 | 第49页 |
5.1.2 实验设备 | 第49页 |
5.1.3 被试人员 | 第49页 |
5.1.4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5.1.5 实验流程 | 第50-51页 |
5.1.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9页 |
5.2 垂直视野下的视觉搜索绩效研究 | 第59-61页 |
5.2.1 实验目的 | 第59页 |
5.2.2 实验设备 | 第59页 |
5.2.3 被试人员 | 第59页 |
5.2.4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5.2.5 实验流程 | 第59-60页 |
5.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6章 绩效提升建议对策 | 第63-65页 |
6.1 港口方面 | 第63-64页 |
6.1.1 加强相关技能培训 | 第63页 |
6.1.2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 第63-64页 |
6.1.3 建立KPI绩效考评制度 | 第64页 |
6.1.4 引进辅助操作系统 | 第64页 |
6.2 岸桥驾驶员方面 | 第64-65页 |
6.2.1 注重技能学习与总结 | 第64页 |
6.2.2 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 第64-6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